
無論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產品,其對高性價比、健康等產品的訴求和趨優消費的表現,背后的原因都是因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背景下的消費升級。
“中國游客日本搶購馬桶蓋”、“買空世界奶粉的中國媽媽”、“國人出境游開啟‘買空全球’模式:安全套也是國外的好”、“中國人把俄羅斯的奢侈品買空了”、“中國人海外購物:眼睜睜看旅行團把一個店買空”……近幾年來,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各種旅行團、大媽團去國外采購,有數據顯示,2013年,全世界47%的奢侈品被中國人購買,從豪車到豪宅,從洋酒到化妝品,從服裝甚至到文胸、避孕套等,從歐洲到美洲到大洋洲再到中東、東亞、南亞,到處涌現的是中國購買大軍,大有買空全世界的“豪氣”。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這些現象凸顯了出來,也給世界樹立了一個“中國人太有錢了”的印象。
換個角度看,“中國買空世界”背后的實際支撐主要來自于中國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消費升級,也進一步說明中國消費市場仍有巨大潛力。于中國酒業發展而言,挖掘并拉動這些消費動力,更有利于酒業的發展。
“中國掃貨團”背后的啟示
無論是去歐美還是日本,“中國掃貨團”都給當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從“中國掃貨團”的掃貨行為、所購產品等因素分析,揭去其表象,我們可以看到其隱藏在背后的心理和需求。
第一,消費者需要高質量產品。近兩
年,全球經濟雖不景氣,但沒有阻擋國人消費的步伐。據中國國家旅游局估計,今年春節期間出境游客達到519萬人次,較2014年同期增長10%。值得注意的是,出境游客占到這期間中國旅游人數的60%,這是出境游人數首次超過國內游人數。而從出境游的項目中,購物排在各項活動的首位。比如,匯豐銀行(HSBC)報告稱,購物占到中國游客在巴黎消費的80%。為什么中國消費者要去國外消費?難道真的是出于崇洋媚外的心理?筆者認為這種看法是膚淺的。從消費者行為學來看,現在的消費者都有一定的趨優消費心理,也就是說,消費者甘愿以更高的價格來購買更好的產品或服務,這是一種具有高度選擇性的購買行為。
于白酒行業也是如此,盡管調整期之后,政商消費泡沫已經破裂,但并不代表高價位、高品質產品沒有需求,只是沒有充分挖掘罷了。從今年春節白酒的消費情況來看,高端酒茅臺、五糧液的銷量都很不錯,增長速度也較快。筆者去年去美屬的一個島旅游,當地很多店內都有中國的茅臺酒和國外知名烈性酒,有很多游客都會購買,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
第二,消費者需要健康產品。據《遼沈晚報》報道,2015年2月28日,遼寧盤錦網友發帖,中國游客天價購買的日本大米“一目惚”很像在盤錦出口的“一目惚”,該大米又被買回來了。而這種“一目惚”品種的日本大米在盤錦最低零售價在6元每斤左右,日本的大米對國人的售價卻高達一千多元每斤。近年來,由于國產食品安全問題迭出,進口食品店“風靡”全國,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喜愛和追捧。2015年,新常態下,白酒應該更加關注消費者健康,加大力度宣傳白酒本身的品質、工藝以及養生之道。同時,要注意制造行業正能量,引導消費者消費。
第三,消費者需要“奢侈品”。奢侈品歷來被不同階層的人所追求,然而不是所有高價產品都是奢侈品。據奢侈品的真正定義,其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范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在經濟學上講,指的是價值與品質關系比值最高的產品。它不是單純的高價,而是高性價比。成為奢侈品的必要條件不僅是因為其品質高,更因為其品牌影響力強。近幾年來,去國外“搶購”奢侈品的中國消費者眾多,中國也成了全球奢侈品消費的大市場之一。
在新常態,白酒行業應該認識到國人的這種需求,制造出更多性價比高、品牌影響力強的產品,這不僅利于行業發展,也利于民族產業的壯大。
總之,無論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產品,其對高性價比、健康等產品的訴求和趨優消費的表現,背后的原因都是因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背景下的消費升級。在此背景下,酒企可以合理利用,擴大自己的市場。
從消費升級理性看待酒業調整
近年來,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促進了國人的消費升級。單從消費升級的角度來看,消費者在購買白酒時其價格檔次應該在不斷提高,然而受國家宏觀政策和政商消費泡沫化破裂的影響,中高端白酒消費受到了極大影響。從消費升級的角度看,我們要理性看待酒業調整。
第一,大眾不是低價。自行業進入大眾酒時代后,廠商開始扎堆中低價位產品,有的甚至以賣低價酒為生,實際上,低價酒不等于大眾酒,大眾酒也不等于低價酒。大眾酒是相對高端酒而言的性價比較高,價格合適的產品。“中國買空世界”雖然有點夸張,但也足以證明國人的購買潛力。在新常態下,廠商應該根據不同市場的消費情況,推出合適的、高性價比的大眾酒。
第二,消費是分層的。古井集團董事長梁金輝曾提到,消費者的消費是分層的,不同層級的消費群體都有不同的產品訴求。雖然如今政商消費泡沫已經破裂,但并不代表高端白酒就沒人消費,也不代表中低端白酒就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過去,中國“狂掃”國外市場的現象并不明顯,但不代表沒有,現在人們消費水平提高后,這種現象開始大量出現,不僅說明消費的升級,也說明國內生產企業應該做相應的升級和調整。從《2013中國白酒消費現狀及趨勢》中的數據來看,中高收入消費者群體中,白酒核心消費者的占比均超過了六成,其中高收入群體中的白酒消費者占比達到了63.4%。但是在低收入消費者中,該比例要比高收入群體少17.3個百分點(46.1%)。盡管如今數據可能發生變化,但這足以證明中高端白酒仍有消費潛力。中國的消費不是問題,是消費結構的問題;中國白酒的消費不是問題,也是結構的問題。因此,在酒業調整期,不僅要革除原本政商消費泡沫下的弊端,也要進行相應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消費結構的升級。
第三,抓住消費收入“分配權”。在消費者的日常消費中,都會不自然地進行消費比例的分配。在某個類型產品中分配的金額越多,該產業發展潛力越大。據有關調查顯示,消費者購買白酒主要用于三個方面,即工作應酬、純娛樂性消費和情感交流,其中工作應酬占比最高,占70%。以上。而后兩者的白酒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工作中的應酬近年來也讓很多人感到疲憊,因此,酒企在宣傳中,也應該注意改變宣傳的訴求,挖掘消費者的真正需求。只有把白酒真正變為消費者生活中的一部分,才能加大其在消費者日常消費中的消費比重。
“中國買空世界”帶來的不僅是消費的升級,更應該是酒企對自身的反思。總之,消費者市場仍大有潛力可挖,關鍵看是否能夠真正抓住消費者的潛在需求。
“中國買空世界”帶來的不僅是消費的升級,更應該是酒企對自身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