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一座城市,從一杯酒開始;懷念一座城市,由一杯酒結束。在觥籌交錯、縷縷酒香中,走進一座座城市的內心,感受它們的另一種溫度。作為城市,西安獨具魅力,它顯赫的古文明身份與人們印象中的黃沙漫天、貧瘠與落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西安城的王者之氣和方正格局造就了西安人生、冷、硬、倔的性格特征,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西安人飲酒時的豪爽執著、霸氣側漏。
十三朝古都的顯赫身世西安“號稱陸海,為九州膏腴”,早在110萬年前,藍田猿人就在灞河兩岸生息繁衍;西安城東的半坡遺址,展示著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社會的進步和文明;大約五千年前,華夏始祖炎帝、黃帝在黃土高原上開創了中華文明;后稷開啟農耕文明,倉頡造出漢字,張騫發軔絲綢之路,司馬遷獨占傳記文學之鰲頭……
這些都無不昭示著以西安為中心的陜西古代文明的燦爛與輝煌。因此,西安也成為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先后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特別是大唐盛世長安城的昌盛和旖旎。可以說,西安的城市文化算得上是中國歷史的底片。
作家賈平凹在《西安這座城》中寫道:“是的,不必夸耀曾經是十三朝王國古都的歷史,也不自得八水環繞的地理風水,承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已不在這里了,對于顯赫的漢唐,她只能成為廢都。但可愛的是,時至今日,氣派不倒的,風范依存的,在全世界范圍內最有古城魅力的,也只有西安了……”
眾說紛紜的西安性格生活在這片土地之上的人們也有著獨具魅力的性格特征。對于西安人性格的分析,也是眾說紛紜。
從歷史的角度看,十三朝古都不僅給西安留下了無數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也讓生活在皇城根上的人與生俱來地賦有一種王者之氣。因此,西安人具有典型的以古為榮,好客重禮的性格特征。
從地理位置上看,八百里秦川的豐腴之地,氣候宜人,山水環繞,少受大災大難之困擾。加之天子腳下,太平盛世,使西安人缺少危機感,形成了寬厚質樸又小富即安的性格特征。
從傳統文化上看,自古“秦人好斗”,秦人在百年征戰的歷史中,形成了彪悍的作風,西安方言中入聲字較多就是體現之一。表現在性格上就體現為西安人的敢作敢為、剛毅自信。豪放的飲酒做派值得一提的是,最能展現西安人性格特征的莫過于飲酒。西安人獨特的性格特征也因此決定了他們對酒的種種獨特情懷。
初來西安時,不禁為西安人喝酒之豪放傾倒。西安人喝酒真可用“灌”字來形容了,喝啤酒的杯子用來喝白酒,在旁人看來算是牛刀殺雞。不感浪費,但確為之側目。一瓶白灑打開,各位的大杯先倒滿,然后——干了。西安人的豪爽樸實由此可見。
西安人的勸酒方式大概更注重實用性,說得少,做得多。同樣是北方人,山東人勸酒大約都是先干為敬,肥水不全留外人田,西安人則不然。西安人敬酒多以干掉對方為快事。看到對方躺下來,心里那個樂,難以形容。
在西安,最適合把酒臨風的去處
1大唐芙蓉園位于西安大雁塔之側的大唐芙蓉園御宴宮是展示唐代飲食文化的中心。坐在古樸的御宴宮,由身著 唐朝服飾的“侍女”接待,品美味、用美器、飲美酒、聽美樂、賞美景、行唐時酒令,無疑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2德福巷過去的德福巷由一片老房子組成,街巷又窄又黒,又名“黑虎巷”。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茶館、咖啡館和酒吧業的興起,德福巷被改建為旅游文化一條街。新的德福巷古色古香,韻味悠長,充滿著小資情調。
3鐘鼓樓鼓樓和鐘樓,相距僅半里,互相輝映,為古城增色。唐代詩人李咸的“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長掛情”即是對兩樓的恰當寫照。如果把它們比作兩個志氣相投的朋友,拿著酒杯,相互遙望,然后一飲而盡,酒便是他們友誼的見證。
4大唐通易坊“通”者,往來交接;“易”者,互通有無;“坊”沿用唐代里坊之稱。整街的建筑都為仿唐式文化庭院,將西安的新風尚與唐風古建的元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日落、梧桐、老電影、都市童話,讓人無限遐想。
5古城墻西安城墻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 “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指導下,在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城墻的厚度大于高度,穩固如山,墻頂可以跑車和操練。城墻根上,那一壺美酒正催你去暢飲呢。
上一篇:淺訴葡萄酒如何配中國菜
下一篇:酒類垂直于電商會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