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新任總統奧朗德一直自詡“普通先生”,并宣稱“不喜歡富人”,但他自己卻擁有三處住宅,包括位于戛納的一幢別墅和兩套公寓,英國《每日郵報》因此把奧朗德稱為“香檳社會主義者”(ChampagneSocialist)。
按照《劍橋高階學習詞典》的解釋,“香檳社會主義者”是這樣一種人:“一位富有的人說,他/她支持公平社會,認為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權利,富人要幫助窮人。但其表現卻并非如此。”可奧朗德本來是擁有別墅的,并沒有說他喜歡喝香檳,為什么不叫“別墅社會主義者”?一幢80萬歐元的別墅,一瓶80歐元的香檳,哪個離社會主義者更遠一些呢?反正在西方國家,香檳酒似乎總是資產階級的象征,比如在薩特的長篇小說《自由之路》第二部中,當莫里斯走到巴黎馬克西姆餐廳門口,就有這樣一段描述:“1914年,工人們在前線賣命,資產階級卻在這里痛飲香檳酒!想到這里他不禁咬牙嘀咕:" 腐朽透頂!" ”
有趣的是,奧朗德前女友羅雅爾曾被稱為“魚子醬左派”(CaviarLeft),與“香檳社會主義者”一脈相承。在餐桌上,香檳酒和魚子醬也是最經典的搭配:魚子醬是珍珠般的顆粒,香檳酒有珍珠般的氣泡。在電影《卡薩布蘭卡》中,納粹黨衛軍的斯特拉瑟少校來到里克酒吧,就向侍者要了香檳酒和魚子醬,陪同他的當地警察隊長雷諾還湊趣推薦了1926年的凱歌香檳。1982年,美國歌手貝蒂・希金斯創作經典情歌《卡薩布蘭卡》唱道:“我愛上你時,是在看《卡薩布蘭卡》。在汽車電影院的后排,在搖曳的光影下,爆米花和可口可樂仿佛變成了香檳酒和魚子醬……”
香檳酒和魚子醬不但是一種搭配方式,而且還是一種生活方式或社會階層的象征,在政治舞臺上也就極具象征意味。希特勒曾經說過:“當一個人在街頭挨餓,他沒有想到面包和水,卻想要魚子醬和香檳酒。”艾森豪威爾總統也曾諷刺說:“有些人想要香檳酒和魚子醬,但他們應該有啤酒和熱狗。”
美國電視節目《富人和名人的生活方式》主持人羅賓・利奇在每一集的結尾,總會說這樣一句口頭禪:“香檳酒的愿望和魚子醬的夢想。”雖然該節目自1994年莎麗・貝拉芳特加入以來更名為《羅賓・利奇和莎麗・貝拉芳特的生活方式》,但香檳酒和魚子醬已經成為富人和名人生活方式的標志。在“黑眼豆豆”主唱菲姬與美國南方說唱巨星盧達克里斯合作的嘻哈名曲《魅惑》中,盧達克里斯唱道:“我們討論著香檳酒的愿望,魚子醬的夢想。你得不到任何一種東西,但這些都是美好的……”
上一篇:人頭馬真假怎么鑒別?
下一篇:移動互聯時代下白酒營銷的五大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