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酒,始于1903年,產自川黔交界素有“中國美酒河”之稱的赤水河畔一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二郎鎮。從“絮志酒廠”“惠川糟房”到“集義糟房”的“回沙郎酒”,已有100年悠久歷史。
民國九年(1920年),一郎灘惠川槽房(老槽房)采用大曲酒生產工藝,試制回沙郎酒。民國十四年(1925年),經貴州茅臺榮和酒房酒師張子興指導,開始用茅臺工藝釀造回沙大曲,當時僅有一個窖池。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名仁壽酒坊,發展為三個窖池,一次投糧8萬余斤,產品命名為回沙郎酒,簡稱郎酒。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酒房解體停產。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鄧惠川與莫邵成合辦成記惠川老槽房,恢復生產。
在郎酒的“四寶”中,美境、郎泉和寶洞都是上天的饋贈,而其精湛的釀制工藝,則是郎酒人世世代代苦心經營、不斷總結前人經驗又推陳出新的結果。郎酒的整個釀制工藝艱難曲折、一唱三嘆、細致周密、精湛考究,概括起來大致有這樣一些環節:“高溫制曲”“兩次投糧”“涼堂堆積”“回沙發酵”“九次蒸釀”“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年洞藏”和“盤勾勾兌”。其中郎酒生產“回沙方式”是其他香型白酒廠家無法效仿的,也是所有白酒生產釀造周期最長的。
寶洞貯酒
郎酒是一個擁有百年歷史的中國白酒知名品牌,1979年被評為全國優質酒;1984年在第四屆全國名酒評比中,郎酒以“醬香濃郁,醇厚凈爽,幽雅細膩,回甜味長”的獨特香型和風味而聞名全國,首次摘得全國名酒的桂冠,并獲金獎;1985年參加亞太博覽會展出。
回沙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