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業的寒冬遠未結束,眾多酒企正醞釀“轉身”,而定位于年輕細分市場的時尚預調酒,正在成為各家爭相布局的熱門新品。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包括我省酒企在內的多家白酒業“大佬”已有所謀動,目前關于預調酒的市場爭奪已“風乍起”。
白酒大佬入局廝殺
秋意漸濃,各大超市的飲料區,各個品牌促銷戰正酣。今年特別火爆的預調雞尾酒貨架也十分熱鬧。特惠、特價等字眼不少。記者在政務區一家大型超市看到,這里的預調酒品牌有近10家,包括Rio、Bese、冰銳、魅口、酷我等品牌。而在電商平臺,預調酒品種更是超過20多個。因為具體基酒的不同,又可分為預調雞尾酒、郎姆酒、伏特加等。從外觀看,它們區別不大,都是五顏六色的酒液,酒瓶則大多為磨砂玻璃,看上去頗為時尚養眼。
這些預調酒品牌中,有不少是白酒企業出品。比如Bese,背后的“大東家”是古井貢酒集團;德古拉是五糧液集團出品,滴誘是洋河酒廠旗下品牌。
據了解,去年以來,傳統白酒企業紛紛“涉足”預調酒市場,包括古井貢酒、五糧液、洋河、貴州茅臺、瀘州老窖等都瞄準了預調酒,目前已推出或醞釀推出預調酒產品。
預調酒毛利率驚人
白酒大佬紛紛“殺入”預調酒這個新市場,與白酒業當前所面臨的大環境密不可分。
近兩年來,白酒行業業績整體下滑,出現深度調整。2014年,絕大多數上市白酒企業凈利潤相較往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今年以來,白酒市場有筑底表現,不過大多數業內人士仍不樂觀。有傳統白酒企業人士坦言,未來市場將迎來洗牌,企業必須尋找新的增長點,適應市場需求進行變革。而作為針對年輕人群細分市場的預調酒,成為不少酒企選擇的增長點。
作為小眾酒,預調酒的市場潛力和利潤空間頗為驚人,這也是各路大佬紛紛“布陣”的原因。有數據顯示,2013年預調酒市場產值約10億元,2014年約30億元,同比增速200%,預計2015年將擴大到50億元。而這一行業遠未達到天花板,目前仍然處在快速增長期。更有業內人士指出,預調酒的毛利率頗高,達到70%。
市場或現“價格戰”
那么,作為后來者的傳統白酒企業,能否在預調酒市場如愿分得一杯“羹”?
其實,當前的預調酒市場已“硝煙”四起。除了酒企,一些快消品巨頭也加入“大戰”。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黑牛食品、匯源果汁、百威啤酒等也推出預調酒新品。
不過作為傳統白酒“大佬”,其完善的前期渠道和雄厚的資金實力還是頗有優勢。古井貢酒集團人士表示,預調酒的快銷品屬性較強,主要通過品牌建設和營銷推廣提高客戶忠誠度。作為集團未來新的增長點,Bese預調酒后期的市場推廣和營銷也將是各種資源傾斜的重點。至于渠道方面,傳統白酒企業對于預調酒的先期布局可以依靠傳統渠道迅速鋪開,但畢竟定位消費人群并不一樣,后期還需開拓夜店、酒吧等渠道,這也是一大挑戰。
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充分競爭的市場或帶來實惠。業內人士預計,到2017年前后,隨著各路資本布局完畢,預調酒市場競爭將真正展開,屆時市場或現“價格戰”。其實,當前,預調酒的價格已有所松動:10元以下的品牌預調酒已經出現,這相比定價已出現3成左右的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