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中旬,一場震驚業界的“天價”收購事件,將人們的目光吸引到了“預調酒”這一迅速興起的新品類上。以香精香料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百潤股份發布重組方案稱,其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上海巴克斯酒業有限公司(下稱巴克斯酒業)100%的股權,而巴克斯酒業即為品牌預調酒RIO(銳澳)的生產商。
數據顯示,巴克斯酒業2012年度、2013年度及2014年1~6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880.71萬元、1.86億元和3.6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99.63萬元、2021.15萬元和1.10億元。而此次收購,巴克斯酒業的估值為55 63億元,評估增值率達到3354.85%。一家2013年營收僅1.28億元的香精香料企業如何以55.63億元的估值收購一家預調雞尾酒企業?而一家在三年前還尚名不見經傳的窄眾品類生產銷售企業,又如何能夠報出55億元的天價估值?
第一,借勢“預調酒”品類契機。預調酒,也被稱為果汁雞尾酒,在上世紀90年代初進入中國,原本只是酒吧等夜場中的調劑性飲品,但隨著《愛情公寓》、《北京青年》等偶像劇的大肆傳播,預調酒在2013年突然火爆了起來,成為年輕人爭相追捧的新產品,一方面,預調酒的包裝炫彩奪目,無論是在夜場還是商超的陳列中都異常奪目,能夠一下子就吸引到年輕消費者的注意;另一方面,預調酒的酒精度很低,通常只有3~7度,適量飲用不會醉人,很受女性消費者的歡迎,且其價格也較為低廉,普通年輕族群都能消費得起。于是乎,其在80后、90后群體中迅速流行起來。據反映,一些二三線城市的縣級單個經銷商月銷量都能達到七八千件。就巴克斯酒業而言,其僅在今年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大幅飆升,營收漲幅為524.38%,巴克斯酒業的天價估值,正是依托了這一“幾何數量級”增長的品類市場。
第二,周迅代言快速烘托氛圍。自2013年下半年,由周迅代言的銳澳雞尾酒廣告開始在全國各大電視臺媒體高頻次播出,而廣告風格則與之前周迅曾代言的雅客V9有相似之處,即在女神的邀約帶領下,一眾年輕人樂享“銳澳”產品一畫面清新、快活,極具號召力與帶動性,令人在看過廣告之后,不由得產生好奇心和購買沖動。記者身邊有幾位年輕朋友,就曾到超市主動購買,原因很簡單——看著蠻有趣的,想試試看好不好喝。既是明星的帶動效應,又有產品推廣創意上的特色,吸引和促使了很多消費者嘗試性購買,從而產生市場效益。這種高舉高打的投入方式,一來幫巴克斯酒業創造了銷售收益,二來也是對資本市場的一種展示顯現,從而為其天價估值做好鋪墊。
第三,階段性鋪貨,掌控市場節奏。預調酒本身的單瓶售價并不高,所以利潤額度較之其他酒水品類較為一般。為減少分銷渠道的高運輸成本,巴克斯酒業對銳澳系列產品的鋪貨采用了分區域、分階段的方式,先從一線城市的中高檔寫字樓、大中院校等附近開始,再至酒吧等各類娛樂場所、大型超市等,當積蓄了部分消費勢能后,再繼而轉向經銷商環節大面積鋪貨。不過當前,銳澳對分銷渠道的鋪貨力度還較低,很多商家咨詢都并未得到熱情的回復,也有商家反映,銳澳的銷量爆紅,產能短期內緊張也是其在小范圍招商的原因之一。這也無意識地造成了某種程度上的“饑餓效應”,刺激市場需求。
第四,高業績預期,穩步資本市場運作。據報道披露,事實上巴克斯酒業的控股股東與百潤股份的控股股東為同一人,而此次評估采用的是從未來收益角度出發的評估,預測2014至2017年的凈利潤分別為2.22億元、3.83億元、5.44億元和7.06億元。并簽署了《盈利預測補償協議》,如未能達到上述數值,則需補齊實際數與預測數之間的差額。由此,減低業界對巴克斯酒業天價估值的質疑。
伴隨著這場天價收購,讓“巴克斯與銳澳”一夜之間被眾人知曉,還帶火了一個新的品類——預調酒。而在此時,拋開百潤股份的資本運作手法,去看巴卡斯酒業是如何在被收購前進行市場運作與造勢的,對諸多酒類企業而言,則更具有現實意義。
上一篇:“混合所有制改革”將如何改寫白酒業?
下一篇:聯采分銷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