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酒度的定義是指白酒中純乙醇(酒精)所含的容量百分比,如某酒100毫升中純乙醇含量為38毫升,這種酒的酒度就是38°,那么大家要有疑問了,白酒的度數是可以隨意定的嗎?當然不是這樣,今天我們的新聞就來看看白酒度數是怎么規定的?
如第一段中所言,酒度的定義是指酒中純乙醇(酒精)所含的容量百分比。如某酒100毫升中純乙醇含量為10毫升,這種酒的酒度就是10°,但容量是隨溫度高低有所增減的。我國規定是在溫度20℃時檢測。也就是20℃時,100毫升酒中純乙醇含量多少,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
而西方國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規定200proof為酒精含量為100%的酒,如100proof的酒則是含酒精50%。
了解完了白酒度數是怎樣規定的了,我們再來簡單的補充一些紅酒和啤酒的相關知識:
啤酒的度數則不表示乙醇的含量,而是表示啤酒生產原料,也就是麥芽汁的濃度,以12度的啤酒為例,是麥芽汁發酵前浸出物的濃度為12%(重量比)。麥芽汁中的浸出物是多種成分的混合物,以麥芽糖為主。啤酒的酒精是由麥芽糖轉化而來的,由此可知,酒精度低于12度。如常見的淺色啤酒,酒精含量為3.3-3.8%。濃色啤酒酒精含量為4-5%。
按照葡萄酒國家標準,葡萄酒的定義為:以新鮮葡萄或葡萄汁為原料,經全部或部分發酵而成的,酒精度等于或大于7.0%(VOL)的發酵酒,按照國際葡萄酒組織的規定,葡萄酒酒精度數不能低于8.5°。
一般來說,葡萄酒的酒精度大都在8%-15%之間,(酒精度單位一般用%或者°)它主要由葡萄果實中的含糖量決定的。通常,葡萄酒的酒精度介于7度至16.2度之間,因為酒精度一旦超過了16.2度,酵母就停止活動了。雖然葡萄酒的發酵是很復雜的化學反應的過程,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化學變化是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即發酵可簡單表示為:葡萄中的糖份+酵母菌酒精+二氧化碳+熱量,因此葡萄的含糖量高,轉化出的酒精度就相應的高,而葡萄本身含糖量低,則轉化出的酒精度就低。
而按照國家的不同標準又不盡相同:如美國加州和澳大利亞的葡萄酒通常酒精度會高些,因此我們經常看到美國的葡萄酒酒精度在13%,澳大利亞的葡萄酒酒精度數在13.5%,甚至14%,像德國等氣候相對寒冷一些的國家則葡萄含糖量較低,從而葡萄酒酒精度也相對較低。
新的葡萄酒國家標準規定一等葡萄酒,其葡萄原料的含糖量必須不少于180克/升,而含糖類少于120克/升的酒葡萄不可用作釀酒。
至于如何具體劃分白酒酒度的幅度,目前尚無統一的規定,習慣上可認為50°以上(含50°)為傳統白酒的酒度,40°以下(含40°)的白酒為低酒度白酒,介于40.1°~49.9°的白酒為中酒度白酒,按照酒的品牌的不同,度數的劃分區別也很大,比如一般酒度為60°~65°,瓶裝酒如茅臺在54°左右,東北地區過去散裝白酒50°,兩廣地區過去散裝米白酒40°左右。
上一篇:為您詳細介紹白酒勾兌工藝
下一篇:高粱酒的制作方法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