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意義上的酒杯通常由杯身、杯梗及杯底組成。據葡萄酒專業人士介紹,杯柄和杯身是成一定比例的,但是這個比例并沒有特殊的規定,只是考慮到酒杯在視覺上帶給人的感受。使用高腳杯品飲葡萄酒的好處是:持杯時可以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杯柄,手不會碰觸杯身,從而避免手的溫度影響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溫度。
在選用葡萄酒杯之前,熟知葡萄酒杯的分類是非常有必要的。伴隨人們對于葡萄酒品飲需求的提高,葡萄酒杯的類型也愈發具有細分化的趨勢。除了按照產地、廠牌之外,另有工藝、材質、功能以及形狀的差別。倘若從粗略的角度進行劃分,葡萄酒杯大致有三種類別:按工藝分類,包括機器酒杯、半機器半手工酒杯、全手工酒杯;按材質分類,包括一般水晶玻璃酒杯、無鉛水晶玻璃酒杯、普通玻璃酒杯;按功能分類,包括紅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香檳杯、甜酒杯、烈酒杯、ISO杯、專業盲品杯等等。
高明的酒客玩弄酒杯的手法相當優雅,通過葡萄酒在杯中回旋的狀態來鑒賞酒色,從而判斷葡萄酒的優劣。因此,酒杯要做得輕,拿起來不至于墜手;做得薄,才能清晰地看到酒的色澤。不同類型的酒杯考慮到品飲的需要,可謂各具特點。一般來說,造成酒杯千差萬別的決定性因素包括開口設計以及杯肚大小。其中,開口設計的不同決定了酒體入口的流向。我們知道,舌頭的味蕾有不同的敏感區域,舌尖對應的是甜味兒,舌頭內側對應的是酸味兒,舌頭外側對應的是咸味兒,舌根部對應的則是苦味兒。杯子的形狀、杯口的大小決定了酒體入口時與味蕾的第一接觸點,從而影響酒的味道。舉例來說,開口小的杯,在飲酒時,頭部勢必要向下低,酒流入舌頭的第一個感官區便是舌尖,從而突出的是酒的香氣和果味兒的甜美。
傳統的紅葡萄酒杯在外觀設計上通常會比較大。紅葡萄酒無論從酒體還是香氣都更加濃郁一些,因此,它需要更大的酒面才能讓酒的香氣更好地發揮出來。窄口寬肚是紅酒杯中的經典設計,窄口是為了使酒的香氣聚集在杯口,不易散逸,以便充分品聞酒香和果香;寬肚是為了讓紅酒充分和空氣接觸,以前流行的酒杯都是小巧精致的樣式,現在時興的大肚杯,拿在手上更加堂皇絢麗。紅葡萄酒杯基本可以分為兩類,即波爾多杯和勃艮第杯,分別針對兩地所產的不同的葡萄品種而設計。
在外觀設計上,白葡萄酒杯的杯身較紅葡萄酒杯要稍顯修長,弧度較大,但整體高度要低于紅葡萄酒杯。因為白葡萄酒在口感和味道上要略微清淡,不需要較大的杯肚來釋放酒體的香氣。根據葡萄品種的不同,白葡萄酒杯比較常見的大致有三種,霞多麗杯、長相思杯以及雷司令杯。由于長相思屬于清爽、甘洌型的葡萄酒,因此其酒杯的開口和杯肚都比較小,這樣酒體會瞬即流入舌尖,使口腔被酒的花香和果香所包裹,從而淡化酒體的酸度;霞多麗酒杯在開口和杯肚上要相對大一些,它的酒體比較飽滿,適宜選用圓肚形的酒杯;而雷司令酒杯在杯肚上要更高一些,它的酒體在酸度上要略勝一籌,這樣的設計能夠減緩酒體流入口腔的速度。
香檳杯的杯身應該具備一定的長度,從而能夠充分欣賞酒體在杯中持續起泡的樂趣,同時酒體能夠緩慢地流入口腔,可以細細品飲;考慮到甜酒含糖量較高、適宜餐后飲用的特點,甜酒的杯子都不是很大,其開口設計也較小,從而更好地突出酒體的香氣以及蜂蜜的味道;而烈酒杯在外觀上也要相對小一些,從而避免過量飲酒帶來的尷尬。
另外,酒杯分類中還有一些專業性的酒杯,這也是我們應該熟悉的酒杯類型。國際標準品酒杯又稱為ISO杯,是1974年由法國INAO(國家產地命名委員會)設計、現在廣泛用于國際品酒活動的全能型酒杯。它的杯腳高5~6厘米,酒杯容量在215毫升左右,酒杯口小腹大,杯形如同盛開的郁金香。杯身容量很大,這使得葡萄酒在杯中可以自由呼吸;略微收窄的杯口設計,是為了讓酒液在晃動時不至于外濺,且使酒香能夠在杯口聚集,以便更好地感受酒香。簡單地說,專業盲品杯是帶有黑色涂層的ISO規格的酒杯,用于盲品環節之中。大家熟悉的盲品環節通常以布或錫箔紙遮蓋酒標,而專業盲品杯的出現則增加了盲品的難度,從而對試酒者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一篇:天然甜葡萄酒釀造秘訣
下一篇:葡萄酒中的“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