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眼中的葡萄酒,可簡可繁,因而有人喝酒有人品酒,正如書法和寫字,開車和賽車。有的人喜歡把它當成簡單的飲料,有的人想要系統了解:為什么有的酒只賣50元,有的卻要5萬元?為什么有的酒很酸,有的酒很甜,還有的酒又酸又甜?為什么有的酒有巧克力香氣,有的酒有玫瑰花香,卻很少有葡萄酒有葡萄的香氣?基于這些人對葡萄酒深感興趣,葡萄酒教育也在中國逐漸流行起來。
那么誰最需要接受葡萄酒培訓呢
首先,肯定是葡萄酒從業人員,因為工作需要,這一類人不得不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知識,而且從業者很有可能是下一個葡萄酒教育者,因為大多數消費者初次獲得的葡萄酒知識都來源于葡萄酒從業者,這足以見得葡萄酒從業者接受葡萄酒教育多么重要。其次,自然是那些葡萄酒狂熱愛好者,現在有很多愛好者都在進行WSET一級至二級的培訓,甚至一些發燒友拿到了三級、四級證書。他們學習葡萄酒知識并非工作需要,而是興趣使然,因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更快樂,學習的效果也更高。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行業的人群,比如游艇、飛機、奢侈品等行業從業者,他們的工作中也會涉及葡萄酒,因而需要了解。
越來越多的人需要接受葡萄酒教育,因而葡萄酒培訓課程也逐漸多了起來,但是中國的葡萄酒培訓工作依然處于一個非常初級的階段,覆蓋面還是太小,而且沒能有效地吸引葡萄酒消費者的熱情。我希望能夠看到更多基礎的培訓面向更多消費者,并看到消費者對于葡萄酒的濃厚興趣,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想要獲得文憑而接受葡萄酒教育,而是應該主要為了享受葡萄酒帶給我們的快樂。如果抱著這種心態,學習葡萄酒就是為了更好地將快樂傳達出去,或者更好地享受這種快樂,這和古時的練武、當下的健身是一樣的。
說到葡萄酒教育,不得不談葡萄酒文化。葡萄酒是舶來品,尤其是進口葡萄酒在中國的發展時間不長,因而略顯神秘,幾乎所有進口葡萄酒的背后都有一套文化等待著消費者,雖然了解一款葡萄酒的酒莊文化是認識這款葡萄酒的捷徑,但是又有幾個消費者能夠記住其背后厚重的歷史文化呢?當然,這并不是讓酒商忽略酒莊的歷史文化,而是用一些更實際的葡萄酒知識來充實這些文化。為了給消費者減負,讓他們更輕松地了解葡萄酒,我們首先應該將葡萄酒看成一種簡單的農產品、酒精飲料,只是因為其不是傳統的中國飲料,我們需要去慢慢接受它。對于具有農產品屬性的葡萄酒來說,消費者最該了解的是它背后的風土條件,因為一款酒的口感及香氣與產區的風土是離不開的,告訴消費者這些知識可能比僅僅告訴他們酒莊的歷史要實際許多。
總之,葡萄酒教育的流行和葡萄酒文化的普及是我們喜聞樂見的,因為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隨著中國消費者深層次地了解葡萄酒,并有機會品味到來自不同國家、不同產區的葡萄酒,中國葡萄酒的消費將會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