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城浙江紹興,黃酒飄香。每每逢年過節,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熱上一壺黃酒,細細品味,悠悠小酌。
黃酒的口感溫潤,在紹興的雨夜,喝一壺紹酒,有一種久違的江南的溫柔。這座城市處處彌漫著黃酒的香味,黃酒也釀造了這座城市的風韻,已然成為紹興人民心中一個特殊的符號。
“汲取門前鑒湖水,釀得紹酒萬里香”。在紹興柯橋城區西南部的湖塘街道,一條清澈的河水靜靜地流淌著,這條叫鑒湖的河流聞名天下。紹興黃酒獨特的口味,來自于優質的鑒湖水。依托于鑒湖水得天獨厚的優勢,黃酒產業逐漸在湖塘街道發展起來,大牌黃酒企業紛紛入駐,悠悠的酒香在湖塘街道逐漸飄散開來。
“湖塘街道將充分依托工業集聚區和黃酒產業基地兩大發展平臺,借柯南新區一體化發展機遇,努力把湖塘建成城市里的花園,花園里的城市。”談到湖塘街道的黃酒產業發展前景,黨委副書記錢鈞如是說。
將傳統發揮到極致 釀酒名企堅持手工釀造大獲成功
紹興柯橋區的湖塘街道,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湖塘原名吳塘,相傳勾踐使吳人筑塘而得名,后馬臻筑鑒湖塘堤十里而改名為湖塘。轄15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人口3.4萬。
在湖塘街道的黃酒企業中,有一家名氣響當當,浙江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
或許不少人還不知道,“塔牌”其實與杭州有關。六和塔位于杭州城南翼,錢塘江北岸。六和塔自建成以來,因錢塘江水域通商等關系,逐步成為江南地區發展對外貿易的重要象征和標志。今天的“塔牌”黃酒因六和塔得名,有“貿易興企,走向世界”之寓意。
紹興黃酒企業顯然不只有塔牌,比如古越龍山、會稽山,都是全國知名的黃酒品牌。之所以能在眾多知名黃酒企業中突圍而出,塔牌靠的是堅持純手工冬釀而非機械化生產。
浙江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潘興祥告訴浙江在線記者,塔牌釀酒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尊重大自然的釀造規律。“我們要將傳統發揮到極致。”
潘興祥很喜歡明代科學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潘興祥說,這本書的書名很有意思,“天”指大自然,“工”指人工、技巧,“開”指開發、制造,“物”指有用之物、產品。
“《天工開物》意即按照、利用大自然的客觀規律用人工的技巧,開發制造出有用的物品。我們釀造塔牌的黃酒就是遵循了這個規律。”
塔牌紹興酒自始至終堅持一點,即全部采用傳統的純手工工藝釀制。目前,它是行業中手工釀制黃酒產量最多的企業。2007年,公司再投資2億元,擴建釀造基地,將生產能力擴大到年產5萬噸。
自1958年進入國際市場至今,塔牌紹興酒一直是中國黃酒行業出口量最大的黃酒企業。2004年,其出口創匯額突破千萬美元。為了保護品牌資產,塔牌公司先后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商標注冊,獲得相應法律保護。
國寶級釀酒大師有“絕招” 手藝代代相傳
在湖塘街道,除了有知名的黃酒企業,還有擁有“神技能”的黃酒奇人。
一瓶黃酒要想做到色、香、味俱全,釀造過程至關重要。
提到釀造黃酒的技藝,有一個人的名字,響徹整個紹興城,那就是被譽為“黃酒博士”的王阿牛。他也是《紹興黃酒釀制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唯一的代表性傳承人。
王阿牛1925年生于釀酒世家,今年90高齡的他依然未離開黃酒。這些年來,王阿牛擔任著浙江塔牌紹興酒的釀酒顧問一職,年邁的王老雖已有些耳背,但嗅覺和味覺依舊保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
他那“一看、二聞、三嘗”就能給黃酒“驗明正身”的絕技依舊讓人拍案叫絕,一談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黃酒王老先生就勁頭十足,在酒缸里“浸泡”了幾十個年頭的他,稍稍走近,就似乎能聞到他身上濃濃的酒香。
王阿牛老先生在長期的釀酒實踐中練就了一套過硬的本領,他能通過品嘗而準確區別黃酒的酒精度、酸度和糖分含量,只要用眼一看、鼻一嗅、舌一嘗,便能得出與化學測定數據幾乎相同的結論。
正因為有了王阿牛這樣的黃酒大師,也促成了黃酒人才的“傳、幫、帶”。潘興祥就是王阿牛的得意門生,除了擔任浙江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潘興祥還是中國釀酒大師、國家級黃酒評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省級傳承人。
從王阿牛、潘興祥再到一代代的釀酒人如雨后春筍般地冒出,湖塘街道的釀酒人才從未間斷,從一個側面也保證了黃酒的釀造工藝經得起考驗,湖塘街道的釀酒美名聞名四海。
產業集聚助推轉型升級 湖塘街道欲打造黃酒行業的“茅臺鎮”
紹興黃酒三大品牌古越龍山、塔牌、會稽山中,塔牌和會稽山兩大黃酒企業總部均在湖塘街道。
這個區域面積不過66.3平方公里、原本由鎮改制而來的街道,山多地少,要論基礎設施配套等發展硬件,和柯橋城區不可同日而語。它靠什么留住這些大牌黃酒企業?
答案是:通過產業的進一步集聚,力助黃酒行業轉型升級,將黃酒品牌做大做強。
事實上,塔牌、會稽山以及部分紡織企業正是因為湖塘街道提供了更好的發展空間,才騰籠換鳥到了這里。
去年初,湖塘街道還確定了“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在提升經濟實力上求更大突破”的發展思路,圍繞“轉”字,幫助黃酒企業做文章。
目前,塔牌正在通過土地“二次開發”,拓展發展空間,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銷售收入在現在的5億元基礎上翻番。會稽山則力爭整體10萬噸的項目早日建成投產。
湖塘街道黨委副書記錢鈞說,作為湖塘街道的特色產業,今年將借助黃酒產業基地的發展,借柯南新區一體化發展機遇,努力把湖塘建成“城市里的花園,花園里的城市”。錢鈞介紹,黃酒產業基地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商。一個由9家日本酒類(飲料)企業組成的考察團慕名而來,非常看好這里的發展。
“要積極發揮‘鑒湖水’的資源優勢,以及塔牌、會稽山等的品牌優勢,做大做強黃酒產業,積極鼓勵三大品牌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形式,進行資源優化整合。”湖塘街道黨委委員傅國良說,黃酒產業基地建設已全面啟動。
“助推黃酒企業轉型升級只是第一步,未來還將要配套開發黃酒文化旅游,塔牌、會稽山的黃酒博物館目前已經開始建設。”傅國良相信,未來湖塘街道最大的產業特色就是黃酒,就要像茅臺鎮上集聚著那么多的白酒企業一樣。
上一篇:看板城跑贏大盤的“后臺”——專訪河北板城酒業總經理譚小林
下一篇:福喜迎門酒華東運營中心羊年新布局:包賺錢,“買一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