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清太宗年號)元年(公元1636年),定元旦日王、貝勒、貝子、公等每旗各進御前、中宮前筵席、牲酒。外藩、蒙古王、貝勒等每旗各進御前、中宮前牲酒,大設筵宴于崇政殿,王以下各官俱排班立侯。進御筵畢,王以下都統以上進前立,各官于原班立,捧爵官捧爵跪送,進酒官跪接,興,詣上前跪進,各官皆跪,進酒官退原處跪侯。上舉酒,王以下各官退至原班,照翼列坐次,設王以下各官桌。侯上進饌,各官于各坐處一跪一叩頭。宴畢,鳴贊官贊“行一跪三叩頭禮”。畢,上還宮。王以下各官跪送,侯駕過,興,各退。其升殿、進桌、進酒、進饌、行禮、上還官時,俱作樂。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議準:元旦改滿席為漢席,不用諸銀器。王等停進滿席羊只,改進漢席:親王各十六席,世子十四席,郡王各十席,貝勒各六席,貝子各四席,入八分公各二席。
殿試進士傳臚畢,賜恩榮宴于禮部。陪宴內大臣、讀卷大臣、監試官、護軍參領、鑾儀衛堂官,每員一席。監察御史、收卷、彌封、收掌、用印、巡綽、寫榜、供給、鳴贊官每二員一席。護軍校每三員一席。一甲三名進士,每名一席。其余進士每二名一席,俱由光祿寺備辦。
上一篇:清史稿·禮八·鄉飲酒禮(節錄)
下一篇:觴政(明·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