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公布的莫高股份2014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莫高股份完成營業收入1.45億元,同比減少9. 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2億元,同比減少18 .18%。而葡萄酒業務則實現收入1.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4.39%。作為西部代表性葡萄酒企業,莫高葡萄酒業務的增長并非偶然,其在穩步拓展著核心市場的同時,也在積極謀劃全國布局。莫高股份公司總經理杜廣真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的葡萄酒市場在未來三年內將有望迎來一輪‘井噴’發展,莫高的目標是要做大做強葡萄酒綜合產業,讓更多的消費者認知、熟悉葡萄酒,從而形成真正的葡萄酒消費習慣。”
中國葡萄酒市場:超越邊際效應,觸發消費“井噴”
從“邊際效應”的經濟理論主看,市場動因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井噴”,葡萄酒當前的狀態便處在“邊際效應”中的積累期,在經過了這一輪的調整后,即將迎來“井噴”期,而到達這一爆發式增長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年。
記者:當前,伴隨著中國政治和經濟環境的變化,酒類消費進入到一個相對低迷的調整期,您對此是怎么看的?
杜廣真:在我看來,中國的葡萄酒市場將會有兩年左右的調整期,而這一調整期.也是中國經濟的調整期。從屬性上看,葡萄酒并非生活必需品,前幾年的高速發展也與政務商務消費的烘托有很大關系。實際上,中國市場的葡萄酒消費正處在政府帶動消費向大眾自主消費轉型的關鍵時期,“領袖”消費者的市場影響力較之前兩年已然弱化,調整期中,新的消費主體將有望崛起。若從“邊際效應”的經濟理論上看,市場動因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井噴”,葡萄酒當前的狀態便處在“邊際效應”中的積累期,在經過了這一輪的調整后,即將迎來“井噴”期,而到達這一爆發式增長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年。
一方面,隨著社會認知度、消費理念等的轉變,傳統白酒消費者中有部分人群開始轉向葡萄酒消費,有的是在常規白酒飲用習慣中增加葡萄酒的飲用比例,有的是因個人身體原因從烈性白酒轉向相對溫和的葡萄酒,也有少部分是完全轉向葡萄酒。再加上,葡萄酒本身所擁有的粉絲消費群體,市場上實際消耗的葡萄酒產品量是處于上升狀態的,從而提供了未來發生消費“井噴”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個性化葡萄酒因其更為廣泛的整體適應性,而受到包含年輕消費族群、葡萄酒愛好者、葡萄酒品評人士等的喜愛,對于時尚與個性化的追求,也促使了葡萄酒消費的流行。
酒莊推廣需“雙線聯動”,讓葡萄酒成為一種消費習慣
現階段中國市場的酒莊建設類型與規模各具特點,在實際推廣上也要有所區隔。未來,中國葡萄酒市場的銷售價格一定是處于下降趨勢的,當葡萄酒成為中國消費者的一種消費習慣,那么,其虛高的價格泡沫便會褪去,還原一個真實的葡萄酒消費空間。
記者:走訪過國內很多葡萄酒產區,不同規模大小的酒莊建設似乎正在成為一種流行趨勢,莫高也在建設生態酒堡,有人說,中國本土葡萄酒產業正在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期,而原料基地、酒莊等會是下一階段的核心,您對此是怎么看的?
杜廣真:從一定意義上而言,酒莊建設是中國葡萄酒產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而現階段,無論是從政府認知與支持層面,還是從消費環境層面,都已具備了推廣酒莊及其產品的可能性。但外部環境的促進只是充分條件,內在能力的達成才是必要條件。我認為,現階段中國市場的酒莊建設類型與規模也都是各具特點的,有些是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綜合體,有些是專注于個性化產品釀造的小酒莊,有些融入了地方元素的休閑度假酒莊,鑒于各自的屬性差異化,在實際推廣上也要有所區隔。在我看來,具有一定規模的酒莊仍然要走“群眾”路線,即要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知悉并了解你的酒莊,你的產品,并向其傳遞出酒莊的定位與可信任度。而一些小酒莊,則需要走“精品”路線,年產量不宜過多,只在少部分人群中推廣,有著特殊的定義與屬性,但這部分小酒莊可以形成一個大的集群,在傳播上有一個統一的落腳點。
未來,中國葡萄酒市場的銷售價格一定是處于下降趨勢的,當葡萄酒成為中國消費者的一種消費習慣,那么,其虛高的價格泡沫便會褪去,還原一個真實的葡萄酒消費空間。
跳出傳統思維,50億元打造“酒莊集群”
葡萄酒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與付出的行業,莫高下一步的思路則是要“跳出葡萄酒而做葡萄酒,跳出武威做全國”,從更加宏大的角度與背景去看葡萄酒產業,便可以發現葡萄酒可做的事情非常多,可融合的資源也更加多。
記者:作為西部最有代表性的葡萄酒上市企業,莫高今年上半年的葡萄酒業務呈現出增長態勢,如上所言,酒莊正在成為中國葡萄酒企業在產業發展中的競爭要素之一,那么,莫高在此領域的規劃又是怎樣的?
杜廣真:中國葡萄酒消費市場的逐漸成熟,促進了中國葡萄酒產業的進步。近兩年,很多企業都十分重視基礎建設,從葡萄園種植到基地規劃,再到綜合性的酒莊建設,以及發酵中心等,日益專業的生產環節,日益成熟的釀造技術,日益突出個性風格的產品,都在逐步顯現。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葡萄酒產區特性也將清晰起來。就奠高而言,會依托武威發展葡萄酒業的眾多優勢,按照“一城三區五鎮七產”的未來總體規劃布局進行實施。“一城”即為莫高中國葡萄酒城;“三區”分為酒城核心區、葡萄種植區和公園游樂區;“五鎮”是指生態酒堡小鎮、休閑小鎮、度假小鎮、養生小鎮、文化小鎮;“七產”包括釀酒工業、旅游觀光、農業種植、休閑商業、莊園地產、紅酒養生和文化創意領域。項目涉及周邊12萬畝釀酒葡萄種植基地,主要由莫高生態酒堡、莫高酒城小鎮、莫高定制小酒莊、莫高種植基地、沙漠公園旅游等五個子項目組成,總投資50億元。
記者:在您介紹的規劃中,提到一個項目是“定制小酒莊”,能否具體講講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方式? 杜廣真:定制小酒莊,顧名思義,其實就是給一些有興趣加入葡萄園種植、自建酒莊領域的人,提供的一種融入或合作方式。在“莫高中國葡萄酒城”的整體規劃中,12萬畝的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將會拿出一部分來切分成數個小氣候區域,那么,這些相對小面積的種植單位,便可以建設成精細化的小酒莊,而這些小酒莊,便可以提供給有興趣的投資者或酒商。這樣,最終可形成不同小區域分布的“酒莊集群”,既可共享整體資源,又具有相對獨立性,小酒莊生產出的產品也可作為投資者的定制用酒,更具意義。單個訂制酒莊的投資額度在300~600萬元左右(以100畝葡萄園面積為例)。未來,定制“酒莊集群”也將會成為莫高中國葡萄酒城的獨特亮點。
葡萄酒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與付出的行業,莫高下一步的思路則是要“跳出葡萄酒而做葡萄酒,跳出武威做全國”,從更加宏大的角度與背景去看葡萄酒產業,便可以發現葡萄酒可做的事情非常多,可融合的資源也更加多,所以跳出傳統的做酒思維,用綜合的思維去開拓與塑造,將更有益于葡萄酒事業的發展壯大。莫高的目標不僅是在武威,在西部,更期待做大全國市場,邁入國際領域。著眼于未來,五年時間進入全國三甲 品牌與知名度是兩個概念。立足當下,保證生存;生活得更好,則需著眼于未來。品牌的投入與打造,便是著眼于未來。莫高對葡萄酒產業有三句話:即“一心一意謀葡萄酒,聚精會神做葡萄酒,心無旁騖抓葡萄酒”。
記者:莫高作為上市公司,很多人都對莫高有所耳聞,但莫高在全國范圍的市場鋪墊,似乎還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間,所以,您對未來的期待是怎樣的?
杜廣真:品牌與知名度是兩個概念,知名度是大家曾聽說過你的名字,當別人偶爾提起時,或許會有印象,但未必能說出你具體的內涵;而品牌則不同,品牌是綜合體現,是你在目標客戶心目中的一種定位認知,當大家聽到你的品牌,便知曉你是做什么的,適合用在什么樣的場合,給什么樣的人用。比如茅臺,大家一說到茅臺,就能反映出其市場的價格與價值定位,知道代表了什么樣的層次。如你所言,莫高在全國市場是有知名度的,在西部市場也是有品牌認知的,但要讓莫高的品牌形象進入到更多消費者的心目中,就是我未來的目標與期待。通俗地講,保證生存,是立足于當下,而要生活得更好,則需著眼于未來。品牌的投入與打造,便是著眼于未來,我們期待,用五年左右的時間,讓莫高成為全國一流品牌,進入三甲行列。正如莫高企業的座右銘所言“一心一意謀葡萄酒,聚精會神做葡萄酒,心無旁騖抓葡萄酒”!
上一篇:重塑中國葡萄酒產業競爭力
下一篇:長沙縣:名酒品牌林立的高消費陣地市場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