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新時代下各行業的主旋律,為加快白酒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進程,相關部門于近期發布的新國標(包括《白酒工業術語》及《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兩項國家標準)也正式開始實施。新國標的實施,對白酒做出了新的定義,也對白酒企業和品牌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而一直以來堅持以品質為上,傳承經典,打造清香白酒行業新標桿的樊王酒,則受到了高度關注,為此記者對樊王酒品牌負責人進行了專訪。
圖:山西樊王酒品牌公司
在樊王酒品牌負責人看來,中國清香白酒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積淀,其中不乏品質上乘的經典好酒,如今隨著傳統文化浪潮的興起,清香型白酒也越來越受國人追捧,而以傳統漢文化為底色主推清香型白酒的樊王酒,自然有責任肩負起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使命。
樊王酒品牌負責人表示,其秉承著“品質為先”的經營理念,傳承了清香型白酒“清蒸二次清”的古法釀造工藝,在山西介休市海拔超2000米的自然保護區天峻山建立生態釀酒基地,采用富含鍶的天峻山地下深層天然泉水,并甄選東北優質紅高粱,以大麥和豌豆制成的中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以固態地缸分離發酵技藝,通過原料粉碎、高溫潤糝、蒸料、加水、揚冷、加曲、入缸發酵、出缸、蒸餾、二次發酵等復雜的釀造流程后,貯存三年并進行勾調后再存放半年以上才能成裝出廠,所有生產過程都符合國家規定的純糧固態釀酒法的標準。
圖:樊王酒固態地缸發酵工藝
除了傳承古法釀造工藝以確保樊王酒的品質以外,其還以傳統文化對品牌賦能。據介紹,樊王酒的品牌名就源自西漢時期的開國元勛、大將軍、左丞相樊噲隨漢高祖經山西介休時助當地百姓剿匪,百姓以自己釀造的好酒相謝,后世建立“樊王廟”并奉酒感念其功德的故事。
樊王酒傳承了故事所在的漢朝時期經典文化,以長樂和未央為產品命名,在設計上也采用了富含厚重歷史基調的靛藍、紅黑色彩與云水紋、漆器紋、青銅紋、服飾紋等經典漢代紋飾元素,將傳統漢文化與白酒深度融合,賦予中國清香白酒更多文化價值與內涵。
圖:山西省介休市樊王廟
據了解,樊王酒推出的長樂、未央、小晶瓶等系列產品自上市以來受到了行業高度認可和消費者的熱捧,其營收規模達到了3000萬以上,樊王酒也正在逐漸成為清香白酒行業的新標桿。其品牌負責人告訴記者,其清香白酒生產基地在現有年產量300噸的基礎上,又展開了原酒年產量可達3000噸的二期擴建項目,并預計在2022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對經典傳統文化的傳承與高品質的品牌定位、古法釀造工藝、不斷擴大的企業規模等相疊加,形成了樊王酒推動清香白酒這一細分行業更快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在白酒行業新國標的實施下,期待樊王酒的行業標桿力量,能促使更多白酒企業完成品質升級,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高品質美酒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