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日晚間,青島啤酒發布2016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啤酒銷量792萬千升,實現營業收入261.0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43億元,同比減少39.09%。
記者對比了青島啤酒上一年數據顯示,其營收和凈利潤也呈現出下滑的狀況,尤其是凈利潤。數據顯示,2015年公司盈利17.13億元,同比下滑了13.92%。
行業持續下行,市場競爭激烈
事實上,營收與凈利潤雙雙下滑,主要因為整個啤酒行業局勢嚴峻,也包括中高端餐飲消費不振和異常的氣候等產生的不利影響。近日,其競爭對手華潤啤酒也公布了業績,2016年華潤啤酒(00291.HK)持續經營業務的綜合營業額約286.94億元,同比增加2.6%;毛利約96.73億元,同比增加11.35%;股東應占綜合凈利約6.29億元,同比減少5.7%。可見,在行業低迷狀況下,兩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據了解,中國啤酒產銷量自2014年出現近20年首次下降,至今已連續下降三年。目前,市場消費仍面臨較大的壓力。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啤酒行業全年實現產量4506萬千升,同比下降0.1%。下半年行業下滑幅度收窄,但波動性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行業復蘇緩慢。
此外,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升級,以及外資啤酒和進口啤酒在國內市場銷量的增加,使啤酒企業在品牌、品種和渠道等方面的競爭更加激烈。自2011年至今,進口啤酒數量累計增長接近9倍以上,2016年進口量達到64.7萬千升,同比增長20.24%。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中國啤酒的消費量位居全球第一,但國內啤酒企業的競爭仍以拼量為主,中低端產品競爭尤為激烈,利潤比較低。而未來的啤酒消費正在由增量階段轉為增質階段,差異化、低濃度、高品質啤酒成消費升級趨勢。
有著多年經營啤酒吧經歷的孫正浩告訴記者:“啤酒行業已經進入轉型期,高端、個性化的啤酒成為像我們這樣的啤酒吧消費的主流。消費者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過去淡而無味的工業啤酒將很難抓住消費者的需求。”
探索轉型“搶利潤”
面對國內啤酒市場下滑的趨勢,青島啤酒的一個策略是調整產品結構,向高附加值產品轉型升級,包括聽裝啤酒、精釀啤酒等。
根據其年報披露,2016年公司主品牌青島啤酒共實現銷售量381萬千升,其中奧古特、鴻運當頭、經典1903、純生啤酒等高端產品共實現銷量163萬千升。同時,該公司以消費者為中心實施產品創新,培育及研發戰略性新產品和新特產品,開發上市了青島啤酒皮爾森、全麥白啤、原漿桶啤等特色化產品。
而華潤啤酒方面稱,已把中高端啤酒作為未來增長的動力。華潤認為,盡管未來啤酒行業的銷量可能會有所波動,但與其他成熟市場相比,隨著中長期消費逐步升級,華潤雪花中高檔啤酒銷量將有進一步增長空間。
事實上,華潤啤酒已經在2013年把華潤雪花啤酒打入中高端市場,推出“雪花臉譜”。目前旗下產品包括臉譜、晶尊、純生、勇闖天涯、精制五大系列。
近年來,進口啤酒和小眾精釀啤酒的高速增長,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加上國際巨頭百威在中國市場的擴張也擠壓了國產啤酒的市場份額。
華潤雪花啤酒總經理候孝海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一方面,進口啤酒雖然增長速度很快,但基數還是比較小,也沒有廣泛的分銷渠道以及本土化產品,國產啤酒仍然是主流。另一方面,公司在推出中高端產品提升競爭力的同時,也會考慮和國際品牌合作。
雖然啤酒企業積極探索轉型,國內啤酒行業的競爭格局短期還是難以改變。中泰證券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啤酒行業集中度很高但相對市場占有率差距不大,行業凈利率拐點、噸酒價值提高尚需時日。同時,在外資巨頭、進口啤酒和預調酒的沖擊下,國內啤酒廠商的競爭壓力降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