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近3年的調整,中共酒水行業已經進入低速發展新常態,以葡萄酒為主,看權威公司認為的2015年中國酒水市場概況。
權威公司IWSR發布中國酒水市場關鍵詞:
1.全球第五大紅酒市場
2.全球第五大靜態葡萄酒及汽酒市場
3.全球最大烈酒市場
4.全球第二大干邑市場(僅次于美國)
發展概況:
緊縮政策導致增長放緩,但至2019年前景仍然明朗
2015年,中國市場的紅葡萄酒消耗量為1.319億箱,較2014年減少724萬箱。幾乎所有葡萄酒及烈酒類別的消耗量均出現下滑,此現象可歸因于幾個因素。首先,中國于2015年的整體經濟增長率(+6.8%) 明顯放緩,遠低于以往的雙位數增幅。此外,政府的反貪腐政策也對市場帶來沖擊,而2015年8月上海證券交易所股市崩潰亦對中國總體經濟產生了不利影響。然而,根據Vinexpo/lwSR 市場研究報告顯示,進口葡萄酒數量在2013至2014年間保持增長(+3.3%) ,市場前景并非完全黯淡。不斷增加的中產階層也越來越多地轉向葡萄酒。盡管人均消耗量仍然偏低,但人口正持續增長(符合法定飲酒年齡的成年人到2020 年料增多3,200萬) ,而市場亦將以相對較慢的速度繼續擴大。
進口葡萄酒消費量不斷上升
現今的中國消費者依然將焦點放在法國尤其是波爾多的葡萄酒上。法國葡萄酒消耗量占總體42%,達到1,390萬箱。澳洲葡萄酒以400萬箱的消耗量排名第二,而澳洲的優勢在於鄰近的地理位置和緊密的商業聯系。西班牙作為成本最低、面向大眾市場的葡萄酒進口國,目前是增速最快的來源地。西班牙葡萄酒2014 年的消耗量達到390 萬箱,於2015年勢將緊隨法國之后成為第二大進口國。據IWSR 預測,另一低成本、高品質葡萄酒的供應國家智利預計亦將繼續獲得增長。2014年的智利葡萄酒消耗量為380萬箱。
中國本土葡萄酒於2014年占整體消耗量超過80%,但由于越來越難以與價廉物美的進口葡萄酒競爭,其市場占有率現正下滑。
在中期內,進口葡萄酒消耗量將會持續平穩上升。針對中產階級的日常飲用酒增幅最明顯,當中以人民幣100元(16 美元) 以下的葡萄酒表現最佳。
香檳在過去五年錄得強勁增長,2010 至2014 年間消耗量倍增至135,000 箱,其市場主要仍集中于一線城市。香檳很少用于送禮和宴會上,因此并未因反貪腐運動而受到太大影響。香檳的消耗量料將持續上升,但汽酒于二級網點的增長亦不無威脅。
汽酒會是中國的未來之星
汽酒的增幅比香檳更為強勁,消耗量于2010至2014年上漲五倍,達到110萬箱。vinexpo/lwsR研究報告指出,意大利汽酒是這一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市場估有率約為60%,于二三線城市表現尤其突出,因其定價較低,能比同類競爭對手如啤酒獲得更高利潤。汽酒在中國整體葡萄酒消耗量中所占比例甚低,未來絕對有上升空間。
烈酒有新趨勢和新選擇
除干邑之外,所有類別的頂級和超頂級進口烈酒均錄得增長。然而干邑在各種進口烈酒之中數量仍屬最多,高于威士忌。
在大城市高級場所內品嘗美酒的趨勢,令頂級和超頂級威士忌、伏特加、朗姆和Gin均能受惠,而部分烈酒如朗姆和Gin則仍屬于小眾產品。Vinexpo/IWSR研究報告預期到2019年,伏特加和Gin消耗量分別將穩健增長7%及8.1%,而龍舌蘭酒將上升+9.6%。
中國葡萄酒大有發展空間
雖然葡萄種植面積正穩步上升,但葡萄酒生產量于2012 年達到頂峰后恢復到2010 年的水平。根據Vinexpo/IWSR市場研究報告預測,產量到2019年將維持溫和增長。
該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政府支持葡萄酒生產,以鼓勵人民由中式白酒轉飲酒精含量較低的葡萄酒。然而,在500000公頃的葡萄種植面積中,現時僅有5%至10%被用來生產葡萄酒,其余皆用于生產食用葡萄和干果,可見葡萄酒生產的擴展空間非常龐大。
上一篇:世界名酒朗姆與干邑有何不同?
下一篇:《羋月傳》中的桂花稠酒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