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真子溫公,煦寧元豐間嘗往來于陜洛之間,從者才三兩人,跨驢道上.人不知其溫公也。每過州縣,不使人知。一日,自洛趨陜,時陜守劉仲通,(諱航,元城先生之父也,)知公之來,使人迓之。公已從城外過天陽津矣。劉遽使以酒四樽遺之,公不受。來使告云:“若不受,必重得罪。”公不得已受兩壺。行三十里,至張店鎮(zhèn),乃古傅巖故地。于鎮(zhèn)官處借人,復還之。后因于陜之使宅建四公堂,謂召公、傅公、姚公、溫公。此四公者,皆陜中故事也。
(《東軒筆錄》)
劉沅為集賢相,欲以刁約為三司判官,與首臺陳恭公議不合。劉再三言之,恭公始見允。一日,劉作奏劄子懷之,與恭公上殿,未及有言而仁宗曰:“益州重地,誰可守者?”二公未對,仁宗曰:“知定州,宋祁其人也。”陳恭公曰:“益俗奢移,宋喜游宴。恐非所宜。”仁宗曰:“至如刁約荒飲無度.猶在館,宋有何不可知益州也?”劉公惘然驚懼,于是宋知成都而不敢以約薦焉。
(《東軒筆錄》)
歐公盛年能飲百盞,然常為張安道所困。梅圣俞亦能飲百許盞,然醉即高又手,而語彌溫謹。此亦知所不足而勉之,非善飲者也。
(《東坡飲酒說》)
上一篇:軼事傳聞任品潭——《杜陽雜編》
下一篇:軼事傳聞任品潭——《道山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