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高清无码爆乳系列

禍起蕭墻非酒過

收藏        分享時間:2014/10/21 18:00:29 瀏覽:1756人 來源:中國酒志網 上傳:SY小編

  在政治家手中,酒可以成為玩弄權謀的手段,利用酒消除敵對勢力,或搞陰謀詭計者,更是比比皆是。

  在這方面,劉邦的夫人呂雉可以說是“借酒殺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了。呂后誅殺為漢室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韓信,就是以劉邦返京,宴會群臣的名義,把韓信騙進宮來,在未央宮突然將其殺害。劉邦死后,呂后專權,屢次借酒殺人。劉邦寵愛的戚夫人,被呂后囚禁起來,砍手剁腳,剜眼燒耳,灌啞藥,放在廁所里,取名“人彘”,讓大家參觀,真是狠毒到極點。戚夫人之子如意,劉邦生前也非常鐘愛,有傳位之意,但沒有成功,封為趙王。呂后的親生兒子劉盈卻特別忠厚,他親自迎接如意,并和他同臥同起,形影不離,嚴加防范,使呂后無從下手。但后來呂后趁劉盈外出、如意早晨未起床時,派人把一壺毒酒對他強行灌下,毒死了如意。呂后還想用毒酒毒死劉盈的長兄劉肥,劉盈為保護劉肥也舉起毒酒,迫使呂后打掉了劉盈手里的杯子,暴露了她的陰謀,使劉肥得免一死。幾年之后,劉肥在打諸呂、迎立漢文帝時立下了大功,而呂后也終于嘗到了一杯難以下咽的“苦酒”。呂婦人在用酒上無德,最后獲得的是一杯“苦酒”。

  酒的雙重性的存在,實質上是由飲酒者酒德的存在與否決定的。禍起蕭墻并非酒之罪過。

  正因為酒有這種雙重性,人們大都未看到雙重性存在的根本癥結,只知酒為惡水可覆舟,所以看重其為害的一方面則禁。禹雖然也覺得酒的味道十分甘美,但卻由此而引起了他的警惕,指出:“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因此,他“疏儀狄,絕旨酒”。

  禹的預言并沒有錯,夏最后一代帝王桀就是岡酒廢政:“桀作瑤臺,疲民力,殫民財,為酒池糟堤,縱靡靡之樂,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于是民怨沸騰,人心歸湯,桀最終落得個“逐放而死”。而湯的最后一位帝王紂,也步入了桀的后塵。紂本來是一個智勇雙全的人,“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但是這位非常有本事的紂,卻“好酒淫樂,嬖于婦人,他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婦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并且用重刑,殺害忠良,最后落得個兵敗“赴火而死”,懸頭高竿上示眾。

  此后的帝王們,耽于酒色,誤政、殺身、害國者代不絕書。周宣王姬靜“朝亦醉,暮亦醉,日日恒常醉,政事日無次”,還把批評他的臣子亂棍打死。周幽王“日耽于酒”,喝昏了頭,來了個烽火戲諸侯,等敵人真的來了,卻呼救無應,終于被殺在驪山腳下。而漢更始帝劉玄天天和韓夫人對飲,喝得個昏天黑地,人事不醒,有人奏事,韓夫人拍案怒斥:“帝方對我飲,用此時持事來乎!”南北朝陳后主陳叔寶自號“無愁天子”,成天在“臨春閣”“結綺閣”“望仙閣”飲酒,奏唱《玉樹后庭花》,隋軍壓境的時候照樣喝個沒完,直到隋軍攻進皇宮,才帶著滿身酒氣跳到枯井里去了。隋煬帝楊廣更喝出花樣來,從京城喝到外地,走一路喝一路,直喝到國勢垂危,這位既聰明又俊俏的風流皇帝還對著鏡子慨嘆自己的脖子不知道將被什么人砍斷,可是仍不思悔改,照喝不誤,直到徹底送命為止。

  明武宗更是喝出了圈,不但在宮巾喝,還跑到外面去喝“村酒”,采“野花”,還腆著臉寫什么:“出得門來三五步,偶遇村婦謳歌。紅裙露高足,挑水上南坡。……縱然不及俺官娥,野花偏艷目,村酒醉人多!”清朝的咸豐帝奕詝,也是整天喝酒,年歲不大就扔下一個爛攤子死掉了。其子同治帝載淳,更是夜不歸宿,直到第二天上朝還醉醺醺的,語無倫次,十九歲就上西天了。

  這當然是因酒得禍,而且禍不止于此,大禍及他人,小貽害自身。春秋時期,楚莊工軍隊與晉厲公的軍隊戰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晉軍分擊楚軍左右翼,當時楚軍精銳盡在中軍。可是大司馬子反卻喝得人事不省,無法組織反擊,結果大敗,回朝以后被砍了腦袋。漢朝的陳遵,號稱“醉不廢事”,但在北面守邊時,因貪杯誤事,連自己的性命也丟掉了。西晉末,自立為前趙皇帝的劉曜,文武雙全,西擊張駿,南服仇池,威名大振。但在光初十二年與石勒在洛陽交戰時,因為喝醉了出戰,以致受傷被俘,隨后被殺。

  若飲酒不加以節制,就是酒德不全,對自己來說便會招致各種禍害。素稱“詩仙”的李白寫過一首《贈內》詩云: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從這首詩里,可以看到李白日日放歌縱酒而疏淡了妻子,表達了一種愧疚之情。而且據史書上記載,這位才華橫溢的詩仙,其子女卻都平庸無奇。詩人杜甫也兇長期縱酒,其兩個兒子宗文、宗武也都是愚頑不靈之輩。晉代大詩人陶淵明也岡長期縱酒,使他的五個兒子都愚鈍不敏,后來領悟到后代之所以愚鈍“蓋緣于杯中物”,但已悔之晚矣。

  酒害的例子不勝枚舉。飲酒之害在于飲酒人沒有節制,所謂“酒極則亂”。所以古人提倡飲酒應有節制。

  唐朝詩人皮日休,雖好飲酒,并且自號“醉吟先生”“醉士”“醉民”,但卻根據周禮中的《九夏》,寫過《禮九夏歌九首》,其八《械夏》說:

  禮酒既酌,嘉賓既厚,牘為之奏。

  禮酒既竭,嘉賓既悅,應為之節。

  禮酒既罄,嘉賓既醒,雅為之行。

  這的確是在節制地飲酒,酒喝到高潮,客人們都高高興興,就“應為之節”了。能如此,酒也就無害可言了。

上一篇:漢高祖醉斬白蛇
下一篇:尚德馭酒破長風

酒類百科內容(包括附圖)均由網友上傳,如有涉及侵權,請與客服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為保護原作者個人權益,未經允許,禁止商業復制、抓取本站內容;合理使用者,請注明來源d9s3buv.cn。
相關資訊
最新精選
大家愛看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  


新浪微博

安卓客戶端

豫公網安備 410702020004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