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于萍末,借時借勢得以傳揚,如形成風俗必影響深遠。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種種飲酒之風俗,這些風俗來源于不同的歷史時期,有的不斷完善發展、有的被大浪淘沙逐漸湮沒。不同的風俗,印證出不同時代認得精神面貌,反射出不同社會之間各異的內涵。古代飲酒的風俗,有的已經失傳,有的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我們只能借助于古代典籍和今人的考證,才可以一睹豹斑。
沉迷酗酒
在春秋時期,酗酒已成風氣!缎滦颉份d有:“趙襄子飲酒,五日五夜不廢酒,謂侍者日:‘我誠邦士也,夫飲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瘍災眨骸阒,不及紂二日耳。紂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懼,謂優莫日:‘然則吾亡乎?,優莫日:‘不亡!遄尤眨骸患凹q二日耳,不亡何待?’優莫日:‘桀、紂之亡也,遇湯武,今天下盡桀也,而君紂也,桀、紂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壁w襄子殺掉對手智伯后高興而飲。最初智伯就曾喝醉后向趙襄子灌酒,遭到拒絕之后,竟然將酒杯扔到了趙襄子的臉上。趙襄子的部下都很氣憤,要求與他一起殺掉智伯來洗刷恥辱,趙襄子卻說:“父親之所以選擇我做太子, 要就是因為我能忍辱負 重。”一個對酒有這樣深刻理解的人,也不免沉湎于酒。按照當時的古禮, 以夜飲為淫,“君子日: 酒以成禮,不繼以淫,義也;以君成禮,弗納于淫,仁也”。飲酒夜以繼 日,就是后來孔子所說的“禮崩樂壞”,可見當時 酗酒風俗之甚。
飲酒圖
《左傳·襄公三十年》載:“鄭伯有嗜酒,為窟室而夜飲酒,擊鐘 焉。”《晏了春秋》載:“齊景公飲酒七日七夜不止, 弦章請賜死以諫之!庇秩纭度o決錄》中說:“漢武帝自以功大,更廣秦之酒池肉林,以賜羌人, 而酒可浮舟。”“漢武封陽虛侯,留奉朝請,為人嗜酒,闊達敢言。時醉在御前,面折周列,言其短長、無所避忌。帝教能之,以為笑樂!睍x朝“張翰任心自適,不求當世,或謂之日: ‘卿乃可能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耶,答日:‘使我有身自名,不如即對一杯酒。’時人貴其曠達!
瑤臺祝壽圖
鄉間飲酒
在周朝之初以至春秋,在民間非常流行“鄉飲酒”的風俗和禮儀。為了讓鄉親們彼此親睦,互相尊敬,明曉長幼之序,習練賓主之禮,每三年集一鄉之人而開一次宴會。
《禮記.鄉飲酒》中明確記載:“鄉飲酒之義,主人拜迎賓于庠門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階,三讓而后升,所以致尊讓也。盥洗揚觶,所以致絮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即,所以致敬也。尊讓絮敬也者,君子所以相接也。"這是古代“鄉飲酒”的基本要義。又說:“鄉飲酒之禮,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聽政役,所以明尊長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這是“鄉飲酒”過程中尊老敬老的細節,也是“鄉飲酒”的重要作用所在。
還有一種是一年兩度的“鄉飲酒”,其中“鄉學生卒業而出仕,時鄉大夫為主人,鄉之父老為賓客,其中最老而知禮者為上賓,余為群賓!币越璐斯膭钊瞬牛o學業優秀的人以榮譽和勉勵。
二老對飲圖
妓女陪飲
據史料記載妓女產生在春秋時期,帶有很大的商業目的。中國有句古話是:“酒為色媒人!本粕y以分家,自然就會有嫖妓者為增加樂趣而與妓女對飲!叭陨,民衣食足而禮,焉得有妓女?惟春秋時衛使婦人飲南宮萬以酒,醉而縛之。此婦人當是妓女之濫觴。不然,焉有良家婦女肯陪人飲酒乎?”妓女為了攬客提高身價,陪酒自然還是小事,具有歌舞詞賦能力的也不為少有,這在很多文人墨客留下的文字中可以印證,也有很多的佳話傳說。如戴敬咸進士在經過邯旅住店看到墻壁題詩:“妖姬從古說鄴臺,一曲琵琶酒一杯;若使桑麻真蔽野,肯行多露夜深來?”這無疑是對妓女陪飲的描述。
妓女陪飲的風俗一直延續至近代,更多地作為高級妓女的交際手段,而低級妓女卻往往由于素質不夠,無法追求把酒言歡的情調,這在很多影視作品中也常常能夠見到。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飲酒歃盟
飲酒歃盟,酹酒相誓,取其酒久不易之意。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息,刀兵不止。有時幾個諸侯國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要結成盟友;也有時為了停止爭端,各自罷戰息兵,訂立合約。這時都要舉行儀式,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飲酒歃盟!稇饑摺の翰呷罚骸敖褛w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薄逗鬂h書·隗囂傳》:“遵與隗王歃盟為漢,自經歷虎口,踐履死地,已十數矣。”這就是史料中對于歃盟的記載。
不僅春秋戰國盛行歃盟之風,現在訂立合約時也要舉辦酒會,以示隆重和信守。飲酒歃盟后來也有各自割破自己的手指,滴血到酒中喝下的,以示用生命信守諾言的意思。
桃園三結義,這是歃盟的形式之一
飲酒舞劍
以舞劍助酒之風的興起,應當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娛樂項目不多,飲酒者借著欣賞舞劍者的精湛技藝,也可以引起酒興。飲酒舞劍是尚武精神的一種體現,也是一種娛樂,同時也是一種禮儀,并且還可以被賦予一些其他的目的,如“晉平公欲伐齊,使范昭往觀焉。景公觴之,飲酒醉。范昭日:‘請君之棄罇!眨骸醚缛酥栠M之于客!墩扬嬛。晏子日:‘撤罇更之。’罇觶具矣。范昭佯醉不悅而起舞,謂都太師日:‘能為我調成周之樂乎?吾為子舞之。’太師日:‘冥臣不習!墩掩叾,歸以報平公日:‘齊末可伐也。’”通過飲酒的禮節,體現出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的內在精神,所以范昭知道齊國不可征伐。著名的“鴻門宴”中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讓酒宴充滿殺機。政治家借用飲酒舞劍的風俗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實因戰亂所致,這種方法比較直接也比較委婉。
辛棄疾像
餞行飲酒
古代交通不便,親友一旦天各一方就音訊難通,生離僅次于死別。所以感情深厚的親友分別遠行,有讓人黯然神傷者,唯別而已。美酒珍貴,只有美酒可以象征彼此的情感,也只有借酒的醇美才可以表達思念的深厚。“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鼻奥访C#尵茰責嵘眢w才正好可以抵御一路的風霜。著名的荊軻刺秦王前的餞行,就特別悲壯感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執君之手,一杯醇酒,兩行熱淚,一路風塵。飲酒餞行之風俗一直延續至今,不過現在往往是在酒樓飯店,高朋滿座,觥籌交錯。對于餞行飲酒,歷代文人墨客有很多歌誦之詞,也有很多名篇佳句傳世。
餞別圖
禁酒之風
在中國悠久的飲酒歷史上,夏代大禹王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提出禁酒的帝王。相傳“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而絕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痹诮频氖窌嫌涊d著周公制定《酒誥》公布于天下。形諸于法律的是漢代的蕭何,規定:“三人以上,無故飲酒,罰金四兩!比龂鴷r期,喜愛喝酒并與酒留下很多佳話的曹操也下令禁酒。孔融與之爭辯:“酒之為德久矣,古先哲王類帝神宗、和神定人、以濟萬國,非酒莫以也”。
故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堯不千鐘,無以建太平;孔非百觚,無以堪上圣。樊噲解戹鴻門,非彘肩卮酒,無以激其怒;趙之廝養東迎其王,非引解酒無以激其氣;高祖非醉斬白蛇,無以暢共靈;景帝非醉幸唐姬,無以開中興;袁盎非醇醪之力無以脫其命;定國不酣飲一觚,無以決其法;故酈生以高陽酒徒,著功于漢;屈原不哺糟啜醴,取困于楚。由是觀之,酒何負于政哉!”曹操從社會政治出發,沒有同意孔融的觀點,孔融再次上書曹操:“昨承訓答陳,二代之禍及眾人之敗。以酒亡者,實如來誨。雖然徐偃王行仁義而亡。今,令不絕仁義。燕噲以讓失社稷。今,令不禁謙讓。魯因儒而損。今,令不棄文學。夏商亦以婦人失天下。今,令不斷婚姻。而將酒獨急者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為戒也!庇纱丝梢钥闯觯懿僦票斫疲粌H是出于政治所迫,更是有很大經濟因素在內的,否則以曹操對酒的喜愛,是不會輕易下禁酒令的。
在古代,糧食產量不穩定,歷代王朝根據糧食豐歉以及政治安定程度,對于酒禁時緊時松,以社會經濟能夠承受為限。若遇兵荒馬亂和天災人禍則禁酒嚴厲;如遇五谷豐登社會安定,則禁酒松馳,但社會百姓的飲酒是禁酒令所無法阻遏的。
以酒醫病
在遠古時代,很多時候酒是被當做藥來使用的。在《黃帝內經》中就有以酒療病的論述。《本草綱目》中對于用酒治病的記載就更多了。王莽當政時,因為“名山大澤,鹽、鐵、錢、布、帛五均賒貸斡在縣官,唯酒酤獨末斡。酒者,天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疾,百禮之會非酒本行?故酤酒在宮、和旨便人,可以相御也!庇谑墙獬平ⅰ笆剂⒅喂僮葬劸瀑u之!蓖瑫r還要“以臘日獻椒酒于平帝,云可以辭瘟氣!边@一做法也是民間的藥酒風俗,這種風俗傳至今日。每當元旦之際,還有一些南方人要飲屠蘇酒以辭瘟瘴之氣。
釀酒當壚
當壚釀酒、賣酒當始于秦漢之前。現釀現賣,可以使客戶了解釀酒的基本工藝、釀酒的原料及酒液的品質,不失為一種經商之道。晉朝人看重釀酒業,為了從事該業甚至不惜傾家中所有,如“見何次道,令人欲傾家釀,猶云:‘欲傾家貲,以釀酒飲之也’,故魯直云:‘欲傾家以繼酌。’”由此可以看出當時嗜酒也成風,釀酒自然就成為最好的經商手段。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也曾當壚賣酒。
婚姻酒宴
中國民間有無酒不成席的風俗。這個風俗古以有之,到漢代經濟快速發展之時,更是在民間盛行。漢宣帝時就曾倡導此風:“五鳳二年秋八月,詔勿苛酒禁。詔日:夫婚姻之禮,人倫之大者也。酒食之會所以行禮樂也。今郡國二干石(爵)或擅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賀。召由是廢鄉黨之禮,今民亡所樂,非所以導民也。詩不云乎,‘民之失德,乾糇以愆。勿行苛政!庇纱送茢,漢朝之前人們舉行婚禮是要擺酒宴、行禮樂的。在漢昭帝時,對婚昏宴以酒為禮樂教化而開放酒禁,這種風俗和禮儀一直傳承下來,不過今天的婚宴禮節簡化,酒席則更加豐富。
光緒皇帝大婚圖
行游飲酒
兩晉時期開始盛行郊游,很多好友同道之間經常郊游飲酒作樂,最有名的當屬“曲水流觴”。還有很多郊飲的故事也很有趣,“袁粲位任雖重,無經世之略。疏放好酒、步履白楊郊野間,道遇一士大夫,便呼與酣飲。明日此人謂被知顏,到門求通。粲日:‘昨飲酒無偶,聊相要耳’,競不與相見。曾作五言詩云:‘訪跡雖中宇,循寄乃滄洲!w其志也。”兩人不識,便呼與飲酒以得飲酒之樂,可見行游、飲酒都是暢快隨意盡興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