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酒商不斷尋求新的模式及方法,以期提升銷售額,增加利潤。一些經銷商選擇豐富自身的產品品類,多元化組合套裝,分攤成本,從而有效滿足顧客的不同需求。另外一些經銷商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更傾向于突出核心產品,著力單品品牌的推廣,從而集中有限資源,打造品牌認知。這兩種方式孰好孰壞,該如何看待呢?
提升盈利空間,做加法還是做減法?
浙江杭州成元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倪衛:“品牌建設是廠商與經銷商需要共同考慮的事情,單靠任何一方都是不可能完成的。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經銷商無論做出哪種選擇,只要是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就是正確的。”
內蒙古升雅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鵬飛:“個人認為經銷商成長發展必然會經歷幾個階段,增加產品品類和突出核心產品實質上并不矛盾,酒企只有擁有豐富的產品線之后,才能深入了解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核心產品。”
山東青島溫莎堡酒業有限公司市場總監丁立成:“單一的品牌競爭力不是靠經銷商自身來實現的,而是由廠商來提升的。規模較小的經銷商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活下去’,那他必須考慮通過完善產品結構來提升利潤空間。”
浙江寧波津禧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寒秋:“作為葡萄酒企業,專業的服務態度和高性價比的產品是最重要的。實現長期盈利的關鍵還是需要品牌的助力,不論是運營商還是經銷商,都應該著力打造核心產品,突出產品特點,提高單一品牌在市場的競爭力。”
現在很多酒商受多元化市場環境的影響,豐富產品品類已成為常態。其實,增加產品品類和進行品牌建設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增加產品品類,完善產品結構,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的選擇;品牌建設則能為廠商帶來溢價、增值等各種無形的財富,但增值的源泉始終來自于消費者。所以,酒商為了提升盈利空間所做出的選擇都應該基于消費者的需求。
上一篇:酒企應不論規模論品質
下一篇:五糧液福喜迎門酒特惠活動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