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經銷商群體的中流砥柱,他們是廠家親密無間的好伙伴,他們是推動行業變革的力量,他們就是中國酒業的大商群體。面對行業的變革,大商存積極調整,但由于他們大多數是酒業的老前輩,公司體量大,改革的阻力相對較多,在轉型路上走得更艱辛。2015年,我們發現各地酒商在改革方面已有一定成績,豫商作為中國經銷商群體的一部分,也在很多方面做出了調整,本刊在“中國酒商500強.2015年河南峰會”上組織了一場有關大商發展的研討會,且聽他們是如何做的。
兩條腿走路做調整
——河南省副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莉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每個經銷商的情況不一樣,他們對行業的理解和感受也是不同的。今天我結合自己的企業情況,談一下我們是如何應對行業調整的。從河南經銷商群體來看,我們公司的歷史是最長的,從優勢上來說,我們公司的品牌張力強,既有消費者基礎,也有一定的行業地位,但是應對行業調整的時候,由于“船大不好調頭”,反而沒有那些新興企業反應得快,而且對新思維的接受程度也差一些。很多時候創新還需要經銷商們結合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要不然對自己公司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任何的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今年在連鎖和標準化運營上做了很多工作,當然這些都是嘗試,希望通過這些調整使公司做一些改變。
創新是關鍵,連鎖更要貼近消費者
——河南大河酒城連鎖總經理 魏嘉禹
行業變革期,誰也不能避免被調整。傳統的經銷商,包括大商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和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大商的必走之路就是創新。創新的路很多,但要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才是關鍵。
大商如何轉型呢?現在自媒體、新媒體興起,真正的轉變不是思維,而是通過高新的技術來轉變。而創新的最終落腳點應該對消費者研究的結果,過去傳統的大商并不直接面對消費者,而是分銷商。酒類連鎖店則是連接上游和消費者的一種模式,比如我們大河酒城,在河南省3年多開了60多家店,速度不算快,因為快洗的蘿卜洗不了泥。當然,連鎖模式不是放之四海皆準。就目前市場來看,幾乎沒有全國性的連鎖,大部分都是區域性的。這些區域連鎖在一定程度上對零售有帶動作用。
目前,大河酒城連鎖采取的是加盟模式,理念是發展一家成就一家。現在雖然很多人都看好連鎖店模式,但它也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最主要也最難解決的就是單店盈利問題。因此,我們在發展新店時,會先做整體考慮,發展的根本點是要實現單店盈利。因此,目前大河酒城的連鎖店基本都能實現盈利。同時,在加盟方面,我們也選擇業外加盟模式。因為業內的經銷商,由于對行業太熟悉,一般會認為煙酒店的利潤太薄,而且經營理念也和連鎖模式有區別。大河酒城目的是要給消費者提供最優性價比的產品,重點要做消費者研究,直接接觸消費者,因此,選擇業外加盟商,也能更好地做對消費者的服務。
此外,沒有任何連鎖店可以滿足經銷商的所有需求,因此大河酒城定位為只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這樣連鎖店的經營內容才更有側重和規劃。
低速增長期,酒商應做好四項工作
——河南卓越營銷機構總經理王小軍
前幾年是行業的高速發展期,行業一直處在高增長,現在到了低速發展期,生意越來越難做,產品利潤變得越來越薄,經銷商受到了一定的打擊。我認為白酒行業接下來會觸底反彈,市場上現在已經有一些反應了,而5年后會進入到一個新的高潮期,這個時期,我們應該做好四項工作。第一,定位準確。經銷商應該審視自己的產品是否適應當前的渠道特征,如果有問題就要及時調整。第二,抓住核心。現在的核心消費者是普通大眾,他們已經成為酒類消費的主體,把自己的產品真正推廣到他們的手中,才是把酒銷售出去了。第三,練好內功,奠定基礎。每個經銷商對銷售渠道、團隊人員、消費者的管理有一定差距,經銷商的管理升級勢在必行。在大數據時代,經銷商想晏精準地定位消費者,那需要很多數據來支撐,所以建立自己的數據庫,對市場特點的分析才會更準確,也對未來的發展更有用。第四,期待升級。現在消費者的購買水平在升級,原來以50~60元產品為主的消費者,已經升級到80~90元的水平,原來以100元產品為主的消費者,也開始購買120~150元/瓶的酒水。那么經銷商就要順勢而為,主推價格升級后的產品,不要停留在過去的消費水平上。說到產品層面,我覺得經銷商可以從產品差異化上下些功夫,比如現在流行預調酒,那這就可能是一條出路。
消費者為王
——河南盛林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李瑞生
行業形勢的變化促進經銷商群體的改革。經銷商必須認清當前的形勢,找到正確的出路,實際上很多經銷商存在著目標感缺失的情況。
現在經銷商的生存壓力都很大,很多廠家都在做渠道下沉的工作,致使很多經銷商淪為配送商,利潤越來越少。市場競爭力也在加強,營銷手法同質化現象嚴重,比如說現在大家都在做宴席,可是河南市場上,尤其是豫北區域的宴席用酒量卻在降低。廠家方面也給經銷商很大的庫存壓力,不過這也可能是市場將要見底的一種信號。此外,現在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每年都有很多的產品投入到市場上,其中一些產品因為各種原因,并沒有運作起來,這就會加速產品的死亡。現在市場倒逼著產品結構的升級,這樣一來,市場價格戰也就會升級,因為一旦終端動銷不暢了,這些終端商們很可能就會進行低價競爭。現在渠道上比拼的是商家的服務效率,誰的服務好,誰的產品活動大,那么渠道商就愿意賣誰的產品,可是這就意味著經銷商的利潤會降低。
總之,市場是一直在變化著的,以前大家都講終端為王,可是現在變成了消費者為王,針對他們的促銷活動和花樣也越來越多,我們唯有適應市場的變化,苦練內功,將管理工作和公司的組織結構越來越精細化,才能走得更遠更好。
酒商應該更加團結
——鄭州展氏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總經理 曹彬
現在無論是大商還是小商都面臨著轉型和被淘汰的危機,此時如果不主動出擊、不轉型就會被擊垮。在這樣的背景下,酒商不僅要練好內功,增強抗風險的能力,還要抱團取暖。單個經銷商的力量有限,經銷商群體應該更加團結,一起把市場做好。市場是大家的,只有市場好了,我們才會發展得更好。
酒商面對三大難題,應保持好心態
——河南超然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海麗
我在酒圈里已經做了十幾年的時間了,對行業的變化感觸特別深。我經歷了行業的低谷期到繁榮期,再到如今的深度調整期,目前來看,做酒類行業確實很難。現階段,我們公司在運營方面存在三個問題:一是品牌運營,二是團隊管理,三是消費者轉型方面的問題。盡管困難很多,但我還是呼吁經銷商朋友們,現在一定要做好轉型。為什么這樣說?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各行各業發展得都不是特別好,相比來說酒行業還算是不錯的,起碼利潤能夠保證,因此我們一定要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我們公司在當地有十幾家的連鎖店,目前在做一些轉型的工作,不過還在探索階段。當前形勢下,最核心的工作是抓住消費者,而連鎖店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因為這個渠道做的就是消費者工作。此外,在產品方面我們也在做調整,平衡一線名酒和地產酒的配置比例,以增加公司的利潤增長點。
聚焦優勢,堅持就是勝利
——南陽錦盛祥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黃紅俠
任何時期,唯有做精才能做強。相比做全渠道的經銷商來說,我們主要聚焦商超渠道,經過多年的積累,我們在當地的商超渠道十分強勢。聚焦的優勢也為我們公司應對調整期增加了更多的籌碼,2014年的銷售額比2013年提高了30%,利潤持平。
在行業調整期,經銷商最重要的是調整心態。比如在利潤方面,我們去年的銷售額雖然提高,利潤卻持平,這主要是因為成本增加導致利潤下滑。這是一個正常現象,需要正確看待。從整個行業來看,名酒由于價格透明,要盈利基本很難,但銷量還可以。而強勢地產酒,盈利就相對容易些,比如我們當地的賒店,由于比較強勢,在宴席等方面做得很好,銷量和利潤都比較可觀。在不同時期,不同產品所扮演的角色就不一樣,要正確看待,并合理發揮其長。同時,無論做什么產品和渠道,都要堅持,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我們一直在堅持,堅持做酒堅持做好商超渠道,同時也在不斷創新,跟上時代,比如跨界與銀行合作,多元化營銷。
產品分級更精準
——河南酒家久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宏興
從經銷商整個群體來看,目前大商的日子最不好過,應該用“前途光明,道路曲折”8個字來概括大商的現狀。那么大商應該怎么做調整呢?我認為經銷商必須根據市場的特性來改變,畢竟白酒的消費是有地域性和習慣性的,每個市場的跟風性也不一樣,所以經銷商必須做好市場調研的工作。現在的形勢下,接地氣的產品才能更走量,那么經銷商應該審視一下自己公司的產品結構,是否代理了這種走量的產品。當然,我并不是說經銷商只代理這一種產品,畢竟消費者也是分階層的,我們公司就把產品分成了A、B、C、D四大類,根據消費者的購買水平和喜好,向他們推廣合適的產品。此外,經銷商還應該塑造公司的品牌,讓消費者真正地認可自己,他們才更愿意選擇我們的產品。
經銷商既要做市場,也要打造自己的品牌
——周口亞方名酒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羅亞防
行業大變革時期往往最容易出現黑馬,逆勢增長在酒業也不是神話,這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即客觀環境和主觀調整。公司這些年一直保持穩定增長,一方面是我們所處的縣城消費氛圍較好。縣城消費水平較高,一般家庭消費零售價在280~600元的產品,宴席也較多,這是個例。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主要采取深度分銷的辦法,把網絡延伸下沉到農村,力求做到全覆蓋。現在鄉鎮市場對產品品牌要求也高,一般來說,知名度高的全國性產品銷量較好。比如2013年,我們代理的瀘州老害頭曲賣了5萬5千箱,在當年全國縣城排名第一。
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深度分銷的模式也不能完全滿足我們的發展需求,現在我們在渠道穩健的基礎上做“品牌模式”,即打造自己的品牌。經銷商賣名酒賣得好,不是自己的本事,而是名酒的品牌影響力。同樣,如果經銷商自身品牌建立起來之后,也能依靠公司品牌影響力賣酒。品牌的影響力是巨大的,經銷商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成為一個產品的平臺,才能持續的發展。我們亞方名酒在當地有多家名酒專賣店,團購做得很好,主要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品牌,且直接面對消費者。
團購轉型,主抓宴席
——開封吸引力酒城總經理 張莉敏
之前我們公司一直以團購為主,所以這輪調整對我們公司的影響比較大。這幾年,公司一直在做調整,通過這些改變能夠提升公司的業績。現在我們主要工作都集中到了宴席方面,從醫院到民政局部有我們員工的身影,公司要求每個員工的工作必須足夠細致,這樣才能和其他商家拉開距離。此外,我們并沒有放棄團購渠道,因為公司的團隊在這方面比較有經驗,所以我們從政務團購調整為了商務團購,效果還不錯。
抓住消費者剛性需求,練好內功,積極迎接挑戰
——鞏義華獅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 周宗孝
調整不僅是對整個白酒市場格局的調整,也是對經銷商群體的調整。經過三年的調整和轉型,現在經銷商之間的區別越來越小,沒有所謂的大商和小商。經銷商之間最大的區別是能否抓住機會、抓住市場的需求并滿足。
雖然酒類行業已經不再是“遍地有黃金”時期,但消費者對白酒的需求仍是剛性的,比如婚壽宴需求、日常聚會需求等,不僅需要酒,且仍舊是“什么好喝,喝什么”的選品標準,對產品的性價比要求高。對此,我們很有信心。于經銷商而言,在外選對了廠家,在內有一個好團隊,然后把工作做到位,那么就足以應對行業的調整了。
抓住新品類,實現跨越發展
——千秋集團·河南九莊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郭海峰
隨著90后一代的逐漸長大,酒類市場的銷售也逐漸呈現年輕化特點。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選擇新品類白酒,比如預調酒。在新品類和品牌層出不窮的時候,經銷商要學會把握機會,抓住大品牌和有實力的品牌,搭載品牌的順風車,才能發展得更好。
上一篇:2015年上半年各地區酒類行業資訊
下一篇:白酒行業新聞:河南酒商的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