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一些廠家趁著行業調整期,加快了異地擴張的步伐,作為下游的經銷商也沒有閑著,也在做異地擴張的工作。當然,大部分經銷商的異地擴張不會像廠家那樣,到外省去運作,而是擴張到本省的其他區域。不過,有成功的,就會有失敗的,有些經銷商在自己地區能夠做到前三名的位置,但是到了其他地區,卻顯得有些水土不服。
肖經理的失敗案例
肖經理是河南省A地區的一名酒水經銷商,六年前他代理了某省外品牌,當時這款產品在河南省其他地區也有幾個經銷商,但是肖經理的銷售額做得最大。據他介紹,他當時能把這款產品做起來有這樣幾個原因:第一,該產品雖是省內品牌,但是卻在鄰省表現不錯,而肖經理所在區域正好緊挨著鄰省,所以該品牌在當地有先天的優勢,當地受到鄰省的消費影響,易于接受該品牌;第二,肖經理在當地網絡健全,他掌控著C:D類酒店、名煙名酒店和商超幾大渠道,而該品牌的主銷產品就是零售價在60多元的產品,借助自己的渠道,該品牌起勢比較快;第三,由于多年酒水生意的積累,肖經理在本地區發展了不少二批商,并且二級網絡已經下延到了縣級和一批鄉鎮市場上,他和廠家聯手,給了二批商可觀的支持政策,因此二批商也保持著不錯的積極性。最終,這個品牌在肖經理的運作下,保持了不錯的銷量,而肖經理也借此成長為當地數一數二的大商。
到了2013年的時候,雖然行業處于調整期,由于肖經理所代理的品牌有深厚的消費基礎和渠道基礎,并且主要消費群體也是普通大眾,所以其市場并沒有受到太大的沖擊。與此同時,肖經理也看到了新的市場機會,他認為趁行業調整這個機遇,干脆將公司擴張到外地去。因為這種時機下,可能會有一些同行采取保守的態度。肖經理選擇了省會和其他幾個酒水消費氛圍比較好的地區,成立了分公司。關于分公司的負責人,肖經理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他在公司挑選了幾個有沖勁的業務員,讓他們分別負責分公司的管理和銷售等工作。按道理說,這幾個業務員當時在公司里也是業績排名比較靠前的,肖經理對他們充分信任,但是將近兩年的時間過去了,這幾個分公司并沒有實現預期的銷售業績,反而一直需要母公司這邊補貼。
肖經理一直不得其解,為什么同樣的產品,在他所在的地級市就表現突出,在其他區域就這么難上量呢?經過調查,他找到了病因所在。原來,肖經理一直以60多元的這款產品作為主打,到了其他地級市場,同樣檔次的產品已經有不少,而且地產酒表現也不錯,這款產品面臨的競爭十分激烈,再加上很多渠道商不敢輕易壓貨,所以產品鋪貨的難度比較大。此外,肖經理的資源都在自己所在的區域,在其他區域他并沒有掌控特別多的渠道,產品失去了銷售的“土壤”,生長的難度也就加大了。以前只要肯投入,市場多少會有些反應,但是這幾年白酒市場表現比較疲軟,而渠道商也對這些投入“見怪不怪”,他們還是不愿意輕易出手。而選擇的這幾個分公司負責人,雖然有干勁,但是以前最多只是管理一支銷售團隊,還沒有做公司決策人的經驗,所以在管理方面表現出了一些短板。關于這些問題,肖經理雖然有一定的心理預期,但沒想到在分公司會表現得如此嚴重,他以為只要給這些負責人足夠的紅利,他們會愿意傾心投入,但實際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當然,分公司建立的時間并不長,渠道網絡建設、團隊組建等都需要65F6間,很多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肖經理明白這個道理,但心里不免著急,畢竟他是這個品牌在省外的金牌代理商,本來指望依靠這款產品實現自己的擴張夢想,借此躋身超商的行列,看來他還需要更多的調整和盤算,才能實現這樣的夢想。
六個藥方,預防水土不服
經銷商不像廠家那樣有資金實力,盡管他可能存一個區域內獨霸一方,但要想真正將生意擴張到其他區域以及獲得成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資金就對他是一項巨大的考驗,其次考驗他的還有產品、經營模式、管理等種種細節問題。
肖經理在進入其他區域時,并沒有進行特別詳盡的市場調查。他一相情愿地認為這款產品在自己的區域表現突出,那么在本省其他區域至少不會表現太差,但是他忽略了自己成功的幾大要素——網絡、地緣、人脈等,但是在其他區域,他并沒有表現出這些方面的強勢。而分公司負責人也欠缺管理經驗,一時難以進入負責人的角色,這也是分公司一時難以起量的原因。岡此,經銷商要想服外地的水土,并且實現擴張夢想,起碼應該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做好市場調研工作,選擇合適的產品。盡管屬于同一個省份,但是每個地區的消費者依然有不同的消費習慣,而且每個市場的品牌格局也不相同,競爭情況肯定會有差異,一款產品適應這個市場,未必也會適應其他的市場。比如肖經理所處區域的主流消費價格帶是60多元,而其他區域有可能是50元以下,或者是100元左右,這些問題都應該提前考察清楚。目前各個地區的白酒市場競爭都很激烈,而河南作為一個開放性比較強的市場,自然是各品牌競相進入的區域,這兩年由于高端酒運作難度較大,大眾酒是眾廠商操作的重點,因此,肖經理面對的競爭壓力會比幾年前更大,選擇以大眾產品進入其他市場,就應該做好競爭激烈的心理準備。
第二,以點及面,逐步布局外區域市場。經銷商在自己的區域是地頭蛇,但是到了外地市場,就失去了這先天的優勢,就算再有資金實力,也沒有本地經銷商掌控的渠道多,分公司雖然已經設立,但一開始并不是一定要全面布局,可以由點及面,逐步拓展。比如選擇一個縣,或者只做一個區,市場雖然小,做不出太大的業績,但如果這些小區域運作成功了,可以起到影響周邊區域的作用。
第三,選擇網絡強勢的合作伙伴。作為外地來的分公司,本來在渠道方面就很欠缺,所以選擇合作伙伴時,一定要選擇那些渠道掌控比較好的商家,比如可以分渠道選擇分銷商,借助他們的力量打開當地市場。當然最開始時,經銷商一定要做好利益分配的工作,分銷商看重的是利益,如果他們的利潤得不到保障,恐怕也不會輕易選擇一款產品。
第四,培訓分公司負責入。肖經理選擇的是公司的業務精英,也許他們在銷售上有很多經驗,但是他們成為分公司負責人后,承擔的責任也會更多,也許一時難以接受,或者有些事不知如何處理。因此,存進入分公司之前,以及分公司成立之后.經銷商最好能夠定期對他們進行培訓,讓他們接受一些比較好的管理理念,讓自身得到更高的提升。當然,經銷商有可能擔心,這些負責人“翅膀硬了”以后,會不會拋棄白己,去做自己的生意。經銷商有這樣的擔心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所以,一開始設立分公司時,經銷商最好和這些負責人以合作的形式來處理,這些負責人自然把公司當成自己的來付出。
第五,分公司的產品不能太單一。每個商貿公司在經營產品時,都必須擁有豐富的產品結構。雖然會有一到兩款產品作為主打,這些有可能最后成為走量產品,將來利潤不會特別高,那么還需要配置一些利潤型產品,另外,產品的價格帶也應該盡量豐富,因為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對產品的價格需求層次也是不同的,不能只滿足一類消費者的需求。
第六,經銷商如果只采取代理產品的方式,恐怕很難承載其異地擴張的使命。因為現在很多廠家都取消了省級代理商,甚至采取渠道下沉的方式,每個地區,甚至不同的渠道都有經銷商。如此一來,經銷商就算將市場運作起來了,也有可能面臨被取代的命運,所以,開發一款產品,爭取成為全國運營商,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當然,這對經銷商的資金實力和運作市場的能力是一種極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