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娜:建設制造強國應該重視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揚
13日,全國人大代表、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酒體設計管理中心副主任曾娜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與網友在線交流。曾娜就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揚,瀘州老窖精準扶貧舉措,如何積極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和酒文化精髓等問題作出了解答。
3月13日,全國人大代表、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酒體設計管理中心副主任曾娜(左)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新華網 楊锘攝
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
新華網:您如何理解工匠精神和制造強國的關系?日常工作當中,您覺得該如何踐行工匠精神,提升中國制造水平,從而達到高端中國制造?
曾娜:要實現質量強國戰略,我們就要堅持改革創新,企業要把提升質量作為推動供給結構升級的重要抓手。我認為工匠精神正是打造制造精品的強有力技術資源保障,建設制造強國更應該重視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揚。
瀘州老窖是我國濃香型白酒典型代表,擁有已經連續使用了445年的“活文物”——1573國寶窖池群。而已經傳承了23代,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歷史、文化和技藝是瀘州老窖的核心優勢,而這些寶貴資源也使得瀘州老窖將“工匠精神”這一文化內核注入到制造業當中,并使其迸發出適應時代的意義與生命力。
在品質保障方面,瀘州老窖公司以生產和質量“雙線管理”為抓手,建立了由生產單位、駐點質量監管隊伍和質量部構成的“三級質量監管機制”;委托國家酒檢中心、國家包材檢驗中心進行嚴格質量把關;邀請國內權威專家,組織開展質量控制、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等內部審計工作;建立了行業領先的產品溯源系統,形成了農田到餐桌的全程監控和可溯源體系。
作為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第23代傳承人,同時又是一名共產黨員,我更應該身先士卒,積極地發揮好導師帶徒作用,用舌尖把守質量大門,把瀘州老窖釀酒人不忘初心、精益求精、堅持不懈抓品質、兢兢業業釀好酒的工匠精神更好地傳承和弘揚。我想這是一個酒企的堅持,也是每一名基層品酒師的堅持。
曾娜: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向世界推廣中國酒文化精髓
新華網:您認為該如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酒文化?瀘州老窖公司有哪些經驗分享?
曾娜:瀘州老窖在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從已經堅持舉辦十年的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到打造首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都可以看到瀘州老窖的責任與擔當。
以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為例,每年農歷二月二這一天,瀘州老窖都會舉行盛大封藏大典,以感恩天地,祭拜先祖。傳統的文化祭祀典禮,充分表達了瀘州老窖對工匠精神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到今年為止,已堅持了十一年。今年比較特別的是,我們還將在3月31日首登北京太廟,向全世界展示優秀的中國白酒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強大的文化根基和強勁的文化發展勢頭,瀘州老窖也是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的號召。對于“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跨文化傳播機遇,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到更大的舞臺上展示自身的獨特魅力,我們就要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的中國傳統文化和精神弘揚起來。去年以來,瀘州老窖在美國、法國、比利時、俄羅斯等國家,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攜手已經享譽世界的中國藝術家,以豐富多彩的形式推廣中國傳統文化。
曾娜:推進產業培育 以“一村一品”發展思路走精準扶貧的產業致富路
新華網:請您介紹一下瀘州老窖在精準扶貧方面的經驗做法。
曾娜: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大型國有企業,始終秉承“天地同釀、人間共生”的企業哲學,堅持在緊抓經濟發展的同時,滿懷感恩之心,勇擔社會責任,傳遞愛心正能量。
3月11日剛剛結束的“2017尋找最美醫生”大型公益活動頒獎晚會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受到大眾廣泛關注。瀘州老窖·國窖1573作為活動的公益伙伴,已是連續兩年攜手該項公益活動,傳遞出了堅守付出、無私奉獻的社會正能量,助力建設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精神高地。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公司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關于精準扶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戰略部署和決策安排。近年來公司全方位深入烏蒙山區、四川省藏區彝區深度貧困地區的10個貧困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在幫扶的貧困地區推進產業培育,以“高山水稻”、“高山蔬菜”、“高原牦牛”等“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推動貧困村走富有特色、針對性高、實踐性強的產業致富道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斥資修路引水、建房辦校,加快通電通網,切實讓貧困戶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