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說進入11月,最火熱的網絡營銷事件就是“雙11”,那簡直是令中國網民最為瘋狂的一天。而在這個節日,為了配合廣大網民購物的需求,各類廠家、電商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以價格為誘導,來刺激網民消費。對于酒民而言,在這一天,同樣能夠以低廉的價格選到合適美酒,也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情。
可就在硝煙臨近,價格戰即將打響的時刻,也就是今日,茅臺營銷公司突然發布溫馨提示,表示,現“雙十一”臨近,相關網上電商平臺促銷方案逐步出臺,為維護茅臺品牌形象及消費者合法權益,特提醒廣大經銷商朋友:2016年我公司與“酒仙網”、“中酒網”、“購酒網”、“我買網”、“1919網”等電子商務平臺沒有業務合作關系,請各位謹遵經銷合同約定,管理好自身銷售渠道,不違約采購、供貨,若違反合同約定,公司將保留追求相關方違約責任的權利。
此文一出,迅速引發酒業震動,眾網友紛紛戲稱,這是茅臺的電商大點名。那么對于全民熱愛的茅臺酒,為什么偏偏在此時卻不想跟“雙11”扯上太大關系呢?茅臺的想法是什么呢?顯而易見,從茅臺該份溫馨提示中明顯可以看到,茅臺維護品牌形象和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決心,以及避免電商惡意“低價競銷”造成對茅臺正常市場價格的擾亂。
首先,根據資料顯示,出廠價819元的茅臺,在去年“雙11”則被659元/瓶的價格出售。因此“雙11”,在成就電商名聲的時候,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茅臺的鋪貨和價格帶,對于茅臺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此外,電商讓酒水銷售價格更透明了,一定程度上是會傷害傳統經銷商的利益。但對于酒廠而言,與誰合作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能真正在不破壞價格的基礎上,帶來更多的營收。而從目前來看,電商目前并不占據任何營收上的優勢。
其次,目前整個白酒行業的市場份額大概在5000億元,線上的銷售只占到其中的200億元左右。在酒水行業中,尤其是白酒,其線下銷售渠道已經十分成熟,對比電商的不成熟,茅臺不可能因為線上的小額銷售來打破他們的現有穩固格局,棄帥保車,明顯是不合理的,不符合現有的發展階段。
此外,從酒類電商主要的消費人群來看,電商的主要受眾是80后、90后的年輕消費者居多,而70以前消費者明顯偏少,而此類消費群體對于白酒消費潛力有限。而對于其他品類的酒,也是集中在中低端的一些酒水產品,茅臺作為中國高端酒的著名品牌,牽手電商的收益并不是特別明顯和理想。
雖然,目前“電商+酒業”結合度仍然較低,相比較其他互聯網化的成熟行業,無論是綜合性的電商平臺還是垂直類的酒水電商,仍處于盈利模式的探索期,但是,互聯網拉近了酒企與消費者的距離,促進了白酒生產企業以市場為導向,其影響力會持續滲透到生產、銷售、消費者體驗等各個環節,對傳統營銷模式和理念發生巨大改變。因此像茅臺這樣的名酒企依舊會和電商合作,但也不會特別熱衷。
當然,此公告發布后,作為桀驁不馴的電商們會接受茅臺的忠告嗎?我們還由未可知,所以今年的“雙11”,酒類電商的競爭還是充滿的許多變數,至于最終的營銷結果如何,我們且等待“雙11”過后的大數據分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