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9日下午,貴州茅臺集團在貴陽舉行“借勢內陸開放試驗區,開創國酒茅臺新輝煌”新聞發布會。中共貴州省委常委、副省長慕德貴,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吳強,貴州省國資委黨委副書記、常務副主任湯向前,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哈思挺,貴州省經信委黨組成員、總經濟師姚軼出席發布會。新聞發布會由貴州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主持。
前8個月茅臺集團完成7成目標
據貴州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介紹,今年1-8月,茅臺集團完成白酒產量69400噸,同比增長25%,其中,茅臺酒3.68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08億元,同比增長15%,年計劃的70%;利潤164億元,同比增長6.67%,完成年計劃的71.12%;增加值277億元,同比增長13.89%,完成年計劃的69.73%;上交稅金 98億元,同比增長23%。
股份公司醬香酒完成銷售7337噸,實現銷售收入1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0%和60%。系列酒銷售規模,由日銷售幾噸到上百噸,為未來茅臺酒與系列酒雙輪驅動、多點開花的良好局面打下良好基礎。與此同時,集團旗下的習酒、紅酒、保健酒、藍莓酒等系列酒類產品,也開始發力拓展,形成多元化的品牌矩陣,全方位強化了茅臺集團在酒業市場的競爭力。1-8月,集團非酒類業務實現了營業收入10.9億元,利潤4億元,分別同比增加33.5 %和48.8%。其中工業旅游收入3000萬元,同比增加78%,實現了“井噴式”增長。
總體來看,一季度實現了“開門紅”,二、三季度的延續了前兩個季度的良好態勢。上半年貴州茅臺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81.73億元,同比增長15.2%,較去年同期高出5%;實現凈利潤88億元,同比增長11.6%,較去年同期高出2.5%,延續了一季度“雙十”增長的良好勢頭。
袁仁國表示,從目前的財務數字看,茅臺集團突破全年完成增加值398億元、銷售收入436億元、利潤總額231億元的任務,已無懸念。“我們可以確信,茅臺集團今年將會創造近年來少有的增長業績,給整個白酒行業的復蘇帶來更多正向影響。”
據袁仁國預測,未來幾個月,“茅臺酒熱”將繼續升溫,供不應求的狀況短期內暫難緩解。隨著中秋、國慶等節假日到來,酒類市場將迎來一年中最好的旺銷時節。接下來的四個月,茅臺集團僅有約3000多噸茅臺酒投放市場,市場供求關系已發生較為明顯的變化。
李保芳表示,白酒行業通過4年來的深度調整,景氣度回升已是不爭的事實,茅臺完全具備做強做優做大做久的條件。
劍指國際化酒業投資控股集團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在做好酒文章的同時,茅臺在金融產業深耕布局,成效顯著。集團所屬的財務公司、基金公司、上海租賃公司業務運行良好,1-8月實現營業總收入8.5億元,利潤總額3.9億元。
茅臺集團參股的貴州銀行、貴陽銀行、華創證券等金融機構,共實現利潤總額36億元。華貴人壽保險股份公司進入籌建期,集團旗下的貴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業已創立,將于近期開業運營。與此同時,茅臺集團還將與廣州南沙區共同發起設立合資證券公司。這些布局,使得集團的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融合趨勢開始顯現,金融投資業務板塊布局已見雛形,向產融結合的國際化酒業投資控股集團逐步挺進。
據悉,茅臺集團力爭2017年在金融板塊上形成體系,到2020年酒業板塊實現收入720億元左右,金融板塊實現收入150億元左右,一體化板塊實現收入50億元左右,相關多元化板塊實現收入70億元左右,在集團內培育一批20億、50億甚至上百億的子公司,打造2-3個上市公司。
2017年茅臺祭出“54321”計劃
據介紹,2017年,根據“十三五”規劃的安排,茅臺將實施“54321”計劃:全集團茅臺酒、醬香系列酒銷量將達到1:1的比例,分別實現銷量2.5萬噸,總量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計劃茅臺酒總產量達到4.4萬噸,2018年達到4.8萬噸;力爭完成利潤總額300億元;力爭上交稅收200億元,確保2018年實現300億元目標;力爭茅臺定制酒、出口酒銷量分別達到總銷量的10%左右。
關于茅臺集團未來發展的規劃,袁仁國表示,茅臺集團將借勢內陸開放試驗區的建設,打造產融結合的千億級酒業投資控股集團。具體來說,茅臺集團將會把“五抓”作為工作重心:抓“創新”、抓“協調”、抓“綠色”、抓“開放”、抓“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