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一季度,縱觀各大酒企,無不摩拳擦掌,漲價、保價、新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每個動作都昭示著2016年的酒業熱點趨勢。
調整步伐繼續
2月16日,金種子集團董事長鎖炳勛卸任董事長一職,寧中偉女士被提名金種子集團董事長。
2月25日,茅臺對包括山東、四川、河南、云南等在內的多個省份進行了人事大換血。
3月1日,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聘任常建偉先生為(股份)公司總經理。
3月9日,消息證實湖北黃鶴樓酒業營銷公司總經理賀恒輝已離職。3月17日,黃鶴樓酒業正式發布人事任免通知,推選許鵬任公司董事長,任命朱向紅為公司總經理,麻玉俠為公司財務總監,黃曉文為公司財務副總監。
3月10日,經確認,劉智濤已于今年3月份正式加入貴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出任貴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任貴州董酒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貴州董酒銷售公司總經理。
行業進入重構期后,調整一直是酒企的主旋律。年后,各大酒企都開始了新的一輪的調整,首先從人事方面進行了一輪大換血,這些人事變動,實際上是各大酒企積極應對行業調整的表現,為行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無形中推動了行業的復蘇,對于行業的發展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白酒漲價
3月21日,五糧液在經銷商營銷工作會上宣布,從3月26日起,52度水晶五糧液出廠價恢復到679元/瓶。同時其他系列產品也將適時調整。
3月31日晚間,古越龍山公告稱,已于2016年3月15日起陸續上調部分產品的價格,提價幅度從5%到14%不等。
自從去年瀘州老窖、洋河等名酒提價消息傳出之后,酒企就掀起了一輪提價潮。這不,在剛剛結束的春季糖酒會上,除五糧液宣布恢復出廠價至679元/瓶以外,汾酒集團也在經銷商大會上透露了“前段時間已經對青花汾酒20年價格進行調整”的消息。一線酒企提振價格后,二線品牌也迅速跟進,在向下調整四年之后,提價在被看作是行業回暖的積極信號的同時,其效果如何,也有待時間的驗證。
供給側改革
3月24日,茅臺在年報中表示,行業面臨產能過剩、供大于求;增速告別過去高速增長進入個位數的低速增長;擠壓式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局面。
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宋書玉表示,當前傳統的釀造模式、傳統的消費模式以及傳統的渠道銷售體系,已經滿足不了行業發展的需求。行業必須進行供給側改革,在產業結構上進行調整。
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是適得其時,順勢而為的一個重大舉措。而白酒行業如何轉型升級,也成為各大酒企、大咖關注的焦點。當前中國白酒市場急需針對80后、90后等人群的消費需求,開展一場供給側改革,進行白酒行業生產和銷售體系的重構。
健康白酒
春節期間,洋河在官方微博上透露,今年將推出主打健康牌的新產品“雙溝莜清”。
3月,瀘州老窖旗下養生酒業推出“綠豆大曲”,主打健康概念,瞄準商務宴請和聚餐市場。隨后在瀘州老窖健康養生白酒白皮書發布會上,又一口氣發布了滋補大曲、蟲草、天參合、瑪卡酒、玫瑰、紅曲等多款新品。
3月21日,古井貢酒在成都春糖會上推出新品—37°亳菊酒,一款由古井集團董事長、國家一級評酒師梁金輝親自操刀打造的健康白酒。
健康白酒出現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代表了市場需求的細分化,反映了消費者對于健康生活的需求;二是行業大環境影響,酒業重構,酒企需要新的增長點;三是賣點更易于被消費者接受,增加了養生功能的白酒更易被消費者接受。隨著大量健康白酒的涌現,中國白酒市場的“健康”似乎將成為新風口,然而它到底是曇花一現、猛打擦邊球還是大勢所趨,還需要實踐者們的踐行。
收購并購
2月中旬,勁牌公司表示擬以約1.7億元收購貴州臺軒酒業95%的股份。
2月29日,古井貢酒發公告稱,與武漢天龍黃鶴樓酒業有限公司進行了接洽,就收購黃鶴樓酒業股權事項達成初步意向。
而五糧液方面也透露:“十三五”期間,公司通過并購實現銷售收入的目標是100億元;現正積極尋找目標企業——年收入10億元以上的酒企。
近年來,白酒行業并購呈明顯加速趨勢。有專家表示,白酒行業目前是多而散,而未來也將會成為一個寡頭割據的行業。中國白酒行業的并購到底會不會愈演愈烈?寡頭割據時代什么時候會來臨?我們拭目以待!
產品調整推陳出新
3月22日,2016年郎酒集團戰略新品發布會上,郎酒推出了四款產品。據悉,原漿系列包含原漿一號、原漿二號、原漿三號三款產品,定位80元—180元價位。郎牌郎酒是1984年中國名酒獲獎產品的經典重現,產品定位于150元—200元。
去年底,從瀘州老窖鐵腕砍產品條碼,收緊產品線,聚焦大單品開始,酒業就掀起了一股產品調整的風潮。經過調整期的洗滌,當市場層面遭遇波動、渠道流速減緩時,酒企除了從市場和渠道找原因,也都回過頭來審視自己的產品是否符合市場需要。不斷的推出新產品,調整產品線,迎合高速變化的市場需求,也是酒企調整期的一大重要動作。
市場整頓建立良性循環
2016年年初,茅臺規范KA賣場,把控終端渠道,成立KA工作組,與部分大型連鎖商超、地方優勢商超、電商等機構初步建立協調、溝通機制,探索指定供應商制,渠道規范成效初顯。
3月30日,郎酒集團紅花郎事業部華東大區市場專項整治大會上提出,紅花郎停止接收不良訂單,全面開展專項整治暨基礎工作,寧可暫時犧牲銷量也要做好市場,狠抓基礎工作。
市場是酒企、經銷商和消費者共同擁有的,2016年第一季度剛剛結束,各大酒企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大力度整治市場,把控終端渠道、狠抓基礎工作,通過組織變革,解決營銷模式、廠商關系等問題,提升企業的效率。
保價控價
茅臺新年伊始連續4次處罰經銷商,在茅臺2015年執行的“保價”的各大省區中,基于2015年各省區完成任務情況,因綜合排名靠后,四川、云南和江西三省被內部“通報警告”。
3月30日,紅花郎事業部華東大區市場專項整治大會上,郎酒提出,要求經銷商緊跟紅花郎2016年運行思路,對惡意違約銷售的經銷商,予以終止紅花郎經銷合同。
處罰不合格或不規矩的經銷商以守住底價,已成為高端白酒慣用的手法。有人提出此舉實為‘我們管理嚴謹、有品牌影響力、有行業規范’的一種表態,但也有人表示“取消經銷權后的商家仍可能有存貨,那么,他們還會不會繼續擾亂市價呢?”可見,處罰后的管理更為重要。
中國白酒行業經過三年的調整,逐步進入中低速發展的新常態。新常態下的白酒企業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大大小小的白酒企業在新戰場上形成了新的對壘,2016白酒行業開局就激流涌動,會有什么樣的精彩事件,讓我們拭目以待!
上一篇:藥酒是在哪個朝代之后出現的?
下一篇:家庭自制藥酒警惕四類易中毒的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