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是中國文化殿堂里一大瑰寶,在文學領域占有重要席位。在世界上堪稱獨一無二。萌芽于律詩之前,發展于律詩之后,鼎盛于清,而延續至今.綿延不衰而長盛。
對聯究竟起源于什么時代,卻沒有一致的說法。有人認為五代孟昶的春聯是最早的對聯。據傳說,占代東海度朔山有一棵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郁壘二神,他們管轄著所有的鬼,如有作崇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后米民間春節時驅避鬼怪,就在桃木板上畫神像,這就是所渭的桃符。到了五代的桃木板上的神像又演變成文字,但這時的文字顯然未必工整。宋代張唐英在《蜀禱杌》中說:“孟昶學士為題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是最早的春聯。因為是寫在桃木板上.所以叫“桃符”。但有人認為這并不是最早的對聯。據譚嗣同考證,南朝梁文學家劉孝綽,罷官不出,在門上寫了兩句詩:“閉門罷慶吊,高臥謝公卿。”后來他的三妹令嫻續了兩句曰:“落花掃仍合,叢蘭摘復生。”這雖然是詩,但因為語句皆為駢儷,又是題寫在門上的,所以應是最早的對聯。
對聯的創作,可以包羅萬象,面面俱到皆可聯。常見的有贊賞、婚慶、壽慶、節慶,勵志、諧趣等方面,還有諷喻、哀挽等聯。他簡捷精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他如詩并非詩,而是詩精煉而成。與酒相關的聯語也是車載斗裝。
所謂酒聯,就是與釀酒、飲酒、用酒、酒名、酒具直接相關的對聯。它既包括釀酒、飲酒、沽酒、贊酒等直接涉酒的對聯,也包括在各種不同場合(如逢年過節、婚喜壽喪、待客題贈、詩詞名勝等)間接涉酒、借酒寄情的許多酒聯。
在各種酒聯中,商業性的酒聯隨處可見。并且很多精致而富有情趣的佳作。譬如,某酒樓的對聯是:
沽酒客來風亦醉,賣花人去路還香
此聯頗有神韻,耐人尋味,酒醇“風亦醉”,花去“路還香”不僅對仗工穩.而以下聯襯托上聯,其意更加鮮明、突出。另有一副某茶亭兼賣酒者聯,寫的是:
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吃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有樂,斟碗酒嘗
此聯不僅對得俏皮,而且語帶機鋒,寓意深刻,更是耐人尋味。
有的對聯借景抒情,堪為絕唱。蘇州虎丘寺有一副對聯日:
對酒且消愁,四面云山誰作主
感時花濺淚,萬方多難此登臨
此聯引杜甫《春望》句人聯,貼切自然,不露痕跡,對仗十分工整。在內容上,感時傷世,飽含滿腔愛國熱情,故以酒澆愁,表現出一種難言的憂國之痛。
在南京采石磯太白樓有一副對聯曰:
公昔登臨,想詩境滿懷,酒杯在手
我來依舊,見青山對面,明月當樓
此聯,因太白樓而幽思偉大詩人李白,仿佛看見太白把酒吟詩,可是如今青山依舊,明月照樓,而昔人何在?表現出對偉大詩人的緬懷和景仰之情。
有的對聯情景交融。如黃鶴樓有一副楹聯云:
何時黃鶴重來,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問誰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此聯不僅情景交融,而且巧妙地把崔顥的詩“黃鶴一去不復返”和李白的詩“黃鶴樓中吹玉筲”化用于聯中,既有前人的詩意又有眼前的景色,寫得典雅雋永,使人賞心悅目。
上一篇:名勝豪聯酒增色
下一篇:清朝與酒相關的詩詞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