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很早之前,在人們的印象中,只有北上廣深是夜空中最亮的夢想之星,一些二三線的小城就只配擁有生活。后來,人們開始逃離北上廣深,回歸二三線小城市,想做個小城市的大人物。提到甘肅,經濟落后等于一切落后。但假如你游遍甘肅,河西走廊之夢悠悠回響耳畔,隴東大地物產富饒糧滿倉肥,還有一處地方往往被世人所遺忘,那就是“早知有隴南,何必下江南”的隴南。隴南有個小城叫金徽縣,金徽縣有個小鎮叫伏家鎮,就是這個小鎮子,把很多像我一樣的年輕人留在了這個村里。
隴南屬于秦嶺南麓、秦嶺之心,嘉陵江上游,在氣候上屬于亞熱帶向暖溫帶氣候的過渡區域,在此釀造的白酒既有南酒的馥郁細膩,又有北酒的雅致甘冽。金徽酒享受著秦嶺生態的“福澤”,奠定了“生態釀造、低溫甜潤”的典范品格。
2010 年 12 月,還沒畢業的我,走進金徽酒開啟了實習,一天后返回學校。2011 年7月,當走出“象牙塔”,正式進入金徽酒時,我還是一個懵懂少年。而今,十多年過去,我帶著一支8人小分隊,著力發出金徽聲音,講好金徽故事,傳遞金徽能量,傳播金徽價值。
金徽酒上空的每一片云都是酒做的。伏家鎮其實跟“鄉”是同級行政單位。伏家鎮的空氣里,原本就有一股酒味,據查早在漢代這里就是酒肆林立、酒令聲聲,作坊釀酒。出了金徽縣城,沿著路牌二十分鐘,就到達位于316國道的金徽酒廠了,當真這是我見過的最小最繞的國道了。一路上都是金徽綠,那種綠勃勃生機又醒目萬分,看慣了白酒的其他色調后,綠色讓人一下記住了金徽。綠色的,金徽的。金徽酒廠分為三個區,現已建成占地 2000 余畝的 4A級生態釀酒園、綠色工廠。
酒廠東門有幾個小商鋪,啥都有一些,更有金徽酒。東門口還有一家關東煮,夫妻二人的上班時間是跟著酒廠員工走的,每天深夜兩三點,釀酒車間的人下班了,就會聚集在關東煮門口,吃上幾口,喝點小酒,再開啟睡眠模式。開關東煮的夫妻倆,2015年左右買車了。后來新辦公樓建成了。從酒廠東門進去,金徽酒隴南銷售公司(現在已經改名為省內銷售公司了,辦公地點也搬到了蘭州金徽財富中心)就在這里,慢慢走到文化墻,藏著一條人間仙境的櫻花大道,每年四月花海如潮,只需一瓣櫻花,你就能和金徽的春天撞個滿懷。整個櫻花大道的兩旁是老的釀酒車間還有包裝車間,只要呼吸,隨處都是酒的氣息,關于佳釀的秘密,需要你親自來這座酒廠找尋。有人說酒廠的麻雀都有二兩的量,我在想那這座酒廠的人豈不是很能喝嗎?比如我,可我不是。
就這樣一直向前,發現兩雕像,左邊是李太白醉臥青泥嶺,右邊是敦煌飛天反彈琵琶。李太白背后是一個紫藤長廊,而飛天背后是大片的李子樹和銀杏樹。酒總是要有故事情節的,有人才有故事,于是李太白的《蜀道難》便成了金徽酒的故事,詩仙愛喝酒,喝了金徽酒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而敦煌覺美的飛天,寓意著金徽酒的開拓進取創新求變的精神,現在,金徽酒按照“布局全國、深耕西北、重點突破”的發展路徑,正努力向前進,這已經涵蓋了一切。
再往前,就看到了金徽南大門,門上貼著"國家 AAAA級文化生態旅游景區"的牌子。是工廠也是景區這是很多酒廠致力于打造的體驗之境。國家白酒泰斗曾祖訓、沈怡方也曾親臨酒廠,稱贊其是"花園式廠區"。南門通向金徽北門,一條大道寬又闊,沿著大道往前,有一條天河將金徽老廠區和新廠區分開了。北門進去是西北最大的酒文化展覽館,金徽的前世今生都可以在館里面找到依據,展館門前有一個祥云形狀的酒樽。19.51m,預示著金徽是1951年建廠的。天河有水,水清又碧,偶爾還能看到鴛鴦戲水。站在天河邊吹風,風里都是酒的味道,那是優雅的,醇和的,濃香的。
穿過天河,就到文化廣場了,這是供周圍市民、各地游客免費休閑納涼賞景的地方。一到夏天,盛世徽酒壇就開始活躍了,噴泉一茬又一茬的噴著,暖暖的微風吹過,夕陽西下,我忽然想到賈平凹寫二郎鎮,里面有句話其實也挺適合這里的。“站在伏家鎮,北京是偏遠的上海是偏遠的,所有的地方都是偏遠的。"
從文化廣場的大酒壇看,三區的門已經在迎接你了。走進去,左側便是金徽酒新建成的養酒館。好酒,4分靠釀,3分靠調,3分靠養。美酒養人,然酒亦須養也,足以說明了養酒的重要性,金徽酒養酒館就是這樣一個理想的白酒陳釀養生之地。近30000㎡的金徽養酒館分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這里還存放著鎮館之寶--始于明代萬歷八年的國槐酒海。養酒館的大門為中國傳統的建筑。大門上方有一枚古印,為金徽養酒館,用中國傳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篆刻方式制作。金徽養酒館的匾額和兩幅對聯為已故一代宗師、全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所題寫。“謙德載華夏酒魂,匠心祈九州福祉”“虞泉圣水澤千年金徽,兌山厚土潤百代老窖",這兩幅聯是金徽酒千年以來價值觀的濃縮,老實做人,用心釀酒。
從養酒館出來后,兩邊都是金徽的廠花--櫻花。近年來,金徽酒致力于打造“櫻花春釀”文化 IP,一年一季的美酒,只在櫻花盛開時釀造。今年亦有,期待之。繼續順著廠子的中軸路一直走,西北最大的白酒釀造車間便引入眼簾。一代又一代的釀酒人扎根于此,以前是分班組多少人進行釀酒,現在是承包制,幾個人聯合承包一起釀酒,更加刺激了釀酒人的信心,更高的物質收入是活生生的生存之道,F在的金徽酒廠,釀酒車間的小伙子們不光有力氣,還有學歷。很多人畢業后,選擇來到這里,和五糧為友,和窖池為伴,那一把鐵楸的力量帶給他們的收入是滾燙的。
這里的很多人,尤其是金徽本地人,都是典型的“金二代”,父輩便供職于此,孩子長大后到外面讀書、開闊眼界,然后又回到了金徽酒從事某項工作,父母在不遠游,又或者老一輩的感情代代相傳。
2014年一直到現在,我在電子商務部、品牌部、信息中心、宣傳報道組、編輯部、融媒體中心相繼跳躍著從員工到部門負責人,一直做著金徽酒品宣推廣工作。關于微信公號的認知,一開始接觸完全是空白,不懂運營也不懂推廣。一邊寫著蹩腳的文案,一邊對著網絡搜索微信如何做。沒有老師教,只能自己摸索,每一天上網查找使用方法,然后不斷摸索。很多個日夜,學習、總結,敲文案,想對策,做方案。只要微信公號出了新功能,就會第一時間去關注、去鉆研,去把它運用在金徽酒的宣傳上,那個時候的心態簡直就像高考前的全力復習一樣,在心里發誓一定要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曾幾何時,在工作中有過很多次蕭索獨行的深夜痛哭,所幸也有鮮花、掌聲、真誠呵護和平日里的心意相通。后來,新來了部門經理,他帶著我一點點建立全系統的思維,一句句話教我怎么把文案寫得簡潔又漂亮,我幾乎是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從他身上吸取養分,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挨過了很多次罵,委屈了很多回,加過了很多次班,這一切的努力在后來都化為粉絲眼中對金徽酒小編的喜愛和對金徽酒微信的鐘愛。
在金徽酒的前幾年,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年的年終客戶答謝會。
記憶中2014年的冬天,比以往任何時候的冬天來得都冷。那是我到酒廠的第四年,因為工作崗位的關系第一次跟著銷售大部隊在蘭州、天水、禮縣、西和等地出差跟蹤報道銷售市場客戶答謝會。不到市場,怎知銷售艱辛。每一場答謝會與我而言,都是先擺好宣傳物料地攤,接著手拿二維碼桌簽,腳踩高跟鞋,穿著筆挺又透風的西裝,等待貴賓的到來,邀請其掃描金徽酒二維碼,加關注。每當客人蜂擁而至,是我最興奮的時候了看看后臺的粉絲數蹭蹭上漲,所有的冷都像是大熱天吃冰激凌的幸福。第一次出差,金徽酒營銷大軍就震到我了,寒冷中的辛苦和堅守,嚴格和細節,只為圓滿。那一年,認識了很多銷售人,也曾第一次采訪經銷商,我驚喜于這樣的場景體驗。在廠里生活久了,一趟出差,讓我愛上了金徽酒的這支銷售隊伍。
2015年的寒冬和答謝會如期而至,我再次出差去的地方是武都,20個人的隊伍9天7場答謝會,要求高節奏緊、任務重。也是這一年,一場場有組織有規模的答謝播報來了,我出差的同時也寫各區域的答謝會文案并整理答謝會照片,最后發布在群里供同事們傳播使用。這一年在路上、在車上、在會場,你總能看見一個低頭拿著手機打字的女生。人在路上,只要能為銷售大軍出一份力,那時那刻都是榮幸之至。我也親身體會著有時答謝會結束后,收拾完會場連飯也不吃先趕路到下一個會場再吃,看著車上一個個勞累和打盹的面龐,看著一場場答謝流程的核實推演,這樣的隊伍,誰還能不全力以赴呢?這市場真的有一群出生入死,鐵骨錚錚的金徽營銷人在用心、用力、用時間、用酒局打下來的。這一年答謝會結束后,在這一年的最后一天我和我的金徽銷售老公如愿走進婚姻的殿堂。
2016年的年終歲尾,雪下得好認真,我有了身孕沒有出差。但依然在答謝播報,我這顆火熱的心依然因為銷售力量而滾燙。每天坐在電腦前,看著各區域發來的答謝照片,能想象得到為了答謝的圓滿,金徽銷售大軍的樣子。或許趕路途中依然下著雪,可他們沒有時間聽雪落的聲音,甚至沒有時間關心自己有無吃飯。這個時候的大區經理們人在飯桌心卻在把控答謝全局,每場都帶著銷售團隊敬酒所有賓客,感謝所有賓客對金徽酒的無限支持。每每想到這些有時即使下班了,孕后期的我也依然在家打開電腦,處理圖片、編輯文案,因為太愛他們,因為這是我認為的正能量。也是這一年,多年的夢想終于成真。金徽酒上市了萬商巡回答謝會聲勢浩蕩,這些詞今天依然在腦海。也是這一年訂貨會如火如荼,我想任何一個知道或者關心金徽酒的人在這一年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正能量這正能量指引我們不斷向前。
2017 年的寒冬終于也沒出差。又是一年正能量啟航之時,銷售高管們兵分幾路、親臨現場、坐鎮指揮讓整個銷售市場能量倍增。這一年的答謝文案和照片再度升級,開始優中選優,推敲文案所表達的意思。這一年金徽酒開誠布公的告訴了所有人三個問題:一是為何我們每年要辦答謝會?二是我們的答謝會有何不一樣?三是用心不易堅持更難是為何?這一年我們給自己在豆瓣評分9.9,簡單的事情重復做,便是專家瑣屑的事情,用心做,就是贏家。每一場答謝會,看到客戶由衷的歡樂與贊許的眼神,我們的內心深處似一股春風撲面而來,暖暖的,很得勁。也許,這就是企業精神,正能量的精神。
2018年,是金徽酒客戶答謝會的第十年?鐑稍職v時 30 天,從河西走廊一直到隴東高原,從大美新疆一直到十三朝古都,開了79場,最高每天同步7場答謝會,這就是2018年的金徽酒客戶答謝會,這是我參與金徽酒答謝的第五年。十年,是一個結束,更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十年,對這個詞有太多想表達的感情,然溢于言表。這一年,我們越來越熟練,也越來越細化。只不過一路上,有的人還在,有的人已經缺席……有的人依然喝著最烈的酒,唱著好兄弟干一杯的曲調,醉在一年又一年的答謝中......
2019 年夢想再出發。一年一會,是相遇,也是重逢廠商共贏,全力以赴。"一群人,一輩子,一杯酒”,有些人注定一路同行,其實,哪有什么注定,我們能同行的只是將這種金徽精神一代代傳承和延續下去,讓其變成很多個重要時刻的記錄和見證。2020 年一直到今天,答謝會上開始不再有我的身影了,新人新力量,部門小伙伴開始傳承著金徽酒的堅守了。有一天突然看到聯想的一句新slogan"因你我各盡所能,我們終將無所不能”。我想這句話,代表了千千萬萬一路上隨行的金徽人的心聲。
今年是我與金徽酒的第 12 年,12 年的時光,一幀幀都是自己用心走過的路。感恩金徽,有幸與你在一起的第 12 年,12 年奮進路上有我。12 年,你讓我用市場一半的價格住進了金徽關愛員工公寓,小孩子正在上著免費的愛心幼兒園,兩次獲得了金徽酒的“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獎勵了一次國內游,一次國外游……
現在,身上的擔子重了,很多時候不回家的日子里,喜歡一個人用腳步丈量這個酒廠,看著遠處煙囪不斷翻騰的煙霧,聽著車間機器的轟鳴,欣賞海眼神泉孜孜不倦的流水,這真是廣闊天地。
相信吧,金徽酒可以帶著年輕人去追尋更好的明天,很多年輕人可以戒了大城市,把明天交給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