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女兒紅章國強:以世界非遺重塑黃酒“國酒”地位!
“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經歷了數千年的傳承,是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古代文獻記載的釀制工藝十分有限,技藝的傳承幾乎靠一代又一代釀酒技師的心口相傳,不斷完善而成。現在,紹興黃酒釀制技藝非遺傳承人(地市級以上)共有13位,大多接近或超過退休年齡。作為中國黃酒行業唯一的全國人大代表,女兒紅黃酒釀造運營中心主任章國強在2022 年兩會上指出,城市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也使得釀酒文化遺產、工業遺址等保護難上加難。如不盡快加以保護,將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章國強主任建議制定工業遺產及酒類釀制技藝針對性保護體系,對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法律頂層設計,加大懲處力度,提高違法犯罪成本;從企業維權方面,要構建司法、行政、行業協作的保護聯動機制,充分運用現有的行政、監察、法律、社會輿論等多種手段,動員多方力量,共同打擊制假販假行為,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與環境;加強黃酒文化遺產挖掘。以“中國(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的名義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時各級政府應加大對中國黃酒產業的扶持力度,包括在科研立項中對黃酒產業科研經費扶持方面有所傾斜,相關科研院校、機構在黃酒基礎研究方面能投入更多的技術資源,實現產業提質降本增效,穩固產業,創造就業,重塑黃酒“國酒”地位,促進中國黃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一,應加大對中國黃酒的功能性、基礎性研究。
近年來為扶持黃酒產業發展,促進行業科技進步各級政府也出臺了相關政策,建設了不少科研平臺。2012年國家科技部批復籌建國家黃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9 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復籌建浙江省黃酒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2021 年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了《紹興黃酒保護和發展條例》等。行業頭部企業也不斷加大科研經費投入,積極引進高層次科研人員,針對行業共性技術難題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相比其他酒行業,黃酒行業在科其發酵機理、菌種篩選、健康因子等進行研發。帶動中國黃酒行業走消費引領、品質為本、技術創新的良性發展之路,使中國黃酒真正成為中國的“國酒”,也使中國黃酒這一民族產業能更好的傳承發展。
第二,應加大扶持力度,讓中國黃酒經典產業“煥發新生”
黃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是中國歷史經典產業的杰出代表。作為一名奮戰在黃酒釀造一線的黃酒人,章國強主任深切感受到了這個產業帶來的時代厚重感和民族自豪感,但同時也時刻感受到這個民族產業要創新發展的責任與焦慮。章國強主任呼吁相關部門要加大扶持力度,讓這樣一個集文化、經濟、歷史價值于一體的中國獨有歷史經典產業“煥發新生”。章國強主任進一步表示,浙江是文化大省,也是歷史經典產業大省,黃酒、茶葉、絲綢、青瓷、木雕等傳統產業,都濃縮了浙江深厚的文化產業,也關乎地方經濟的發展。紹興黃酒被浙江省政府列為歷史經典產業,紹興市委、市政府強化對黃酒產業的保護與服務,《紹興黃酒保護和發展條例》的地方立法更是印證了這一點。
第三,應推進“世界非遺”,重塑黃酒“國酒”地位。
章國強主任建議加強黃酒文化遺產挖掘,以中國(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的名義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回望 2021 年,白酒、各路洋酒、特別是進口葡萄酒進一步擠占中國黃酒的市場份額。且其文化也在中國大行其道,不僅持續影響著我國民眾的消費習慣,同時對我們傳統民族文化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章國強主任時刻關注著中國黃酒產業的發展進程。章國強主任認為,今后中國的國宴上理應上黃酒,以彰顯中國自信,文化自信,黃酒自信。
在2022 年兩會上,章國強呼吁國家各級政府部門扶持國粹黃酒發展,并希望借力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機構,通過商務活動、國際賽事、商品展銷等活動,根植黃酒深厚的文化底蘊,講好黃酒故事,推進紹興黃酒的國際化,把優質的紹興黃酒推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并通過歐亞專列推廣到世界各國。同時借助 RCEP 協定及中歐簽署原產地產品保護協定的契機,將這一最具中國特色的酒種利用各種海外活動、展示機會一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上一篇:全國人大代表、張裕董事長周洪江:國產葡萄酒連續9年產量下降,急需加大產業扶持力度
下一篇: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級白酒評委、洋河李薇 履職盡責,發出兩會“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