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酒出現(xiàn),就多被用作祭祀、醫(yī)用、食用等,酒可以促進溝通交流、融洽關系,但也有許多醉酒誤事的實例,例如《三國演義》中就寫到許多醉酒誤事的情節(jié)。
淳于瓊聚飲失烏巢
袁紹大將淳于瓊就因貪杯而誤了大事,不但丟了巢穴,糧草被燒,自己也被割去耳鼻手指,受盡侮辱。
在曹操與袁紹的官渡大戰(zhàn)中,糧草對于雙方來說都尤為重要。淳于瓊所鎮(zhèn)守的烏巢是袁紹屯糧要地,攸關袁紹幾十萬軍馬的生存。但淳于瓊到了烏巢后,“終日與眾將聚飲”,不思嚴加防守。所以當曹操向棄袁投曹的許攸請教破袁良策時,許攸便向曹操獻計說,淳于瓊的軍糧全部囤積在烏巢,可是他整日嗜酒,根本沒有防備,若是燒了他的糧草,紹軍不到三日一定亂成一團。曹操覺得此計甚好,欣然采納。果然,當曹軍攻入烏巢時,“淳于瓊方與眾將飲了酒,醉臥帳中”,還沒來得及抵抗就束手就擒,烏巢的糧草全被燒絕。當袁紹問起敗因時,敗軍告說:“淳于瓊醉臥,因此不能抵敵。”
釜底抽薪,事半功倍,火燒烏巢在曹操贏得官渡之戰(zhàn)中起了決定性作用。失去烏巢后,袁軍人心浮動,內(nèi)部發(fā)生分裂,張郃、高覽等大將投曹,曹勝袁敗已成定局。袁紹在官渡陳兵七十萬,占有絕對優(yōu)勢,可最后卻出人意外地敗于僅有七萬兵馬的曹操之手,這其中火燒烏巢是個重要轉折,而烏巢之敗又是由于淳于瓊貪杯而直接造成的,貪杯誤事由此可見一斑。
典韋醉酒丟雙戟
建安十三年冬,曹操八十三萬大軍駐扎在長江北岸,對東吳虎視眈眈。自從得了連環(huán)計之后,曹操更加感覺到勝券在握。于是大擺酒宴。酒到興處,提槊賦詩。眾人聞后大加贊揚。只有劉馥唱反調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
劉備醉酒害黃忠
劉備為了給兩位義弟報仇雪恨,親率大軍討伐東吳。起初戰(zhàn)況十分順利,關興、張苞更是屢立戰(zhàn)功,劉備失口說道——昔日從朕諸將,皆老邁無用矣;復有二侄如此英雄,朕何慮孫權乎!
張飛醉酒失徐州
劉備奉詔討伐袁術,命張飛鎮(zhèn)守徐州。不想張飛聚眾豪飲,還強灌不勝酒力的曹豹,曹豹想借呂布的面子,反而激怒了張飛,白白吃了一頓板子。之后——曹豹回去,深恨張飛,連夜差人赍書一封,徑投小沛見呂布,備說張飛無禮;且云:玄德已往淮南,今夜可乘飛醉,引兵來襲徐州,不可錯此機會。(摘自《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曹豹做內(nèi)應,呂布輕取徐州。
翼德醉酒命嗚乎
張飛吩咐范疆、張達二將制辦白旗白甲,用于掛孝伐吳。二人請求寬限,被無端的暴打一頓,便起殺心。張飛回去之后——令人將酒來,與部將同飲,不覺大醉,臥于帳中。(摘自《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后被范疆、張達所害。
無論是溫酒斬華雄還是煮酒論英雄,酒一直都是《三國演義》中的重要道具,開篇也都是“一壺濁酒喜相逢”,而三國英雄們與酒的故事,也確實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