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酒在別的地方能生產出來嗎?
上世紀70年代,曾在與茅臺鎮相距僅100余公里的遵義市郊,進行了茅臺酒異地生產的大規模試驗,人員、設備、原料、工藝甚至窖泥,都從茅臺鎮搬去,味道完全不一致。
茅臺酒酒窖深達五六米,由于入窖的不同層次酒醅的制作要求不同,其中的微生物數量和品種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個酒窖的酒醅,產出的酒也有所區別,靠近窖底的酒醅釀制的酒是“窖底香型”,中部酒醅釀制的酒多為“醇甜香型”而由窖頂部和中上部的酒醅,則可能釀制出“醬香型”的酒。
1982年,日本學者,曾采取氣相色譜與質譜聯用,剖析出茅臺酒中香氣香味成分達230種,并試圖以食用酒精添加香氣成分仿制茅臺酒,最終以失敗告終。
最新的研究表明,茅臺酒中含有1000多種,揮發性或半揮發性成分,其香氣香味成分是世界酒類中最復雜的,遠高于法國科涅克白蘭地,英國的蘇格蘭威士忌。然而,時至今日,構成茅臺醬香的主體成分是什么,還沒有準確的答案。
到底是什么形成了茅臺酒“醬”香神話的主要來源?發源于云南鎮雄的赤水河,流經茅臺鎮等地,于合江縣注入長江,全長500余公里。赤水河是中國版圖上最香醇的一條河流,以此為核心,方圓500公里內,匯集了中國60%的名酒廠和大小酒廠近萬家。
赤水河東岸的茅臺鎮隸屬“中國酒都”仁懷市,擁有悠久的釀酒傳統和文化,以及神秘而獨特的自然環境。這一帶為大婁山脈西段北側,四面環山,一水中流,是中國醬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世界三大蒸餾酒之一的茅臺酒獨產于此。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曉登:“茅臺在真正所有這些神秘的獨特性里面,人類技術發展到今天,仍然沒有辦法克隆的就是微生物環境。我認為這是茅臺最具有核心品牌競爭力的,關鍵是它的基礎。”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茅臺這個東西是不可復制的。你可以學習先進的技術,引進先進的技術,但是你不能復制出茅臺上空那樣的一個微生物群體,你不可能再造一條茅臺的那個赤水河。”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仁國:“環境是茅臺酒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說,離開茅臺的環境就烤不出茅臺酒,茅臺酒,所以說茅臺就剛才他們說的它不可能克隆。”
赤水河兩岸的高山峻嶺,一路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到了茅臺鎮一帶,河谷陡然陷落,海拔僅在400米左右。整個茅臺河谷呈三山環抱之勢,仿佛一個巨大的天然“酒甑”,造就出一個氣溫較高,風微雨少,微生物易生殖而不易失散的外部環境。
這就是造物主的神奇,連空氣都成就了酒,一種復雜得難以描述的酒香彌漫于此,常年不息,濃郁得好像隱藏著茅臺鎮的所有奧秘。加之茅臺河谷地區數千年傳承不息的釀酒活動,使微生物群能夠長期、穩定的繁衍、生長,這些無處不在的微小精靈大量參與到茅臺酒的釀造過程中,對茅臺酒神奇品質的孕育起到了極為獨特的作用。
茅臺酒的主體香——醬香的形成,正與這個自然生態圈中特殊的微生物群落息息相關,同時這也正是茅臺酒不能異地再生的根本原因所在。
水為酒之血,“集靈泉于一身,匯秀水而東下“的赤水河,水質優良、無色透明、無臭無味、微甜爽口、酸堿適度,是釀造茅臺酒最寶貴的自然資源。令人稱奇的是,赤水河河水會隨著季節變換而呈現不同的顏色,端午至重陽時,適逢雨季,兩岸大量紫紅色土壤沖入河中,河水呈赤紅色,而重陽至第二年端午之間,雨量驟減,河水恢復清澈透明。
千百年來,茅臺人就是依據河水的季節變化進行釀酒活動,即重陽采水、造沙潤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釀造工藝,使每一滴茅臺美酒都蘊含著天地的神韻與精華。除了神奇的天和神奇的水,還有神奇的土壤,茅臺鎮地質地貌結構非常特殊,覆蓋的紫色砂頁巖、礫巖形成于7000萬年以前,土壤表面發育著的紫紅色土層,尤其是土中礫石和沙質土體含量高,有良好的滲水性,地面水和地下水通過兩岸的土層過濾,將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溶解,滲透出純凈清甜的甘露,誕生出釀造茅臺酒最珍貴的”生命之水。
上世紀60年代,中科院的土壤專家實地考察后得出結論:茅臺鎮這種紫色鈣質土全國罕有,是茅臺酒生產的重要基礎。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仁國:“現在外交學院的院長吳建民,他原來是中國駐法國大使,他到茅臺去看了后說了一句話,他說生產茅臺酒比生產原子彈還要困難,為什么呢?因為原子彈世界各國都可以生產,茅臺酒只能在茅臺這個地方生產。”
茅臺酒的秘密還不止于此,從第一粒種子下土開始,就已經深深地埋下茅臺鎮周圍河谷地區,至今仍然保留著古老的種植方式和規則,最純正的種子、最天然的農家肥、最苛刻的種植條件,方才成長出茅臺酒不可替代的有機釀造原料。這就是獨長于斯的——糯高粱和小麥。
糯高粱的淀粉、單寧比例合理,耐蒸煮和翻造,只有它才經得起茅臺酒復雜工藝的考驗,本地小麥顆粒飽滿均勻、腹溝深而多粉,是制作茅臺酒曲的較好選擇。如今,茅臺集團與赤水河流域的仁懷等縣市,共同建立起了近百萬畝優質高粱、小麥基地,這個被譽為“國酒茅臺第一生產車間”的浩大工程,為持續確保茅臺酒“綠色”、“有機”的高品質創造了條件,也是一項振興區域經濟的“富民工程”,傳統的農耕文明也因此獲得和諧的保存。
由于茅臺河谷、赤水河、紫紅色土壤、微生物群、本地原料的無法克隆,茅臺人得出了“離開茅臺鎮,就產不出茅臺酒”的結論。 在7.8平方公里的茅臺酒原產地保護區里,“茅臺”也是唯一受保護的品牌,國酒茅臺的不可復制性,使之成為唯一集國家“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識保護產品”于一身的白酒品牌,造化賜予的也許只是天賦,讓這片神奇水土繁衍至今。
傳承著國酒傳奇的是摯愛這片山水自然的茅臺人,早在1972年,周恩來總理特地批示強調:茅臺酒廠上游100公里內不允許因工礦建設影響釀酒用水,更不能建化工廠,他對國酒的厚愛和深謀遠慮,為茅臺的發展預留了寶貴的環境空間。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赤水河的水質現在來說,在長江上游,我認為是在大的支流中是最好的一條,因為它的沿岸沒有什么大的污染的工廠,特別是我們有幾個很有名的酒廠,像茅臺酒,它也是取赤水河的水,所以,水質好,釀的酒才好。 ”
今天,盡管緊挨著赤水河畔,但茅臺集團的壯大并未以犧牲赤水河的潔凈作為代價,幾十年來,茅臺人投入大量資金,在周邊連綿的大山上栽植樹木,不遺余力地在茅臺鎮進行綠化和環保設施建設,茅臺集團還與仁懷市聯合創建“赤水河流域水土保持、暨生物多樣性功能國家級保護區,進一步保持和提高,國酒生產的特殊生態環境質量。
“循環經濟”是茅臺集團發展戰略的核心:即不增加環境負荷,不增加廢棄物,讓所有附生品都能形成,循環利用的有機鏈條的前提下,提高茅臺酒的產量。而環境友善原則,正是茅臺集團新廠區的設計理念,可以看到,在更加綠色的赤水河畔,茅臺人,正在開拓一個“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新時代。
因為他們相信不論赤水河還是微生物,都與茅臺酒和茅臺人骨脈相連。
轉載注明:中國酒志網(d9s3buv.cn)
上一篇:大國之釀茅臺品鑒篇:酒鑒
下一篇:大國之釀茅臺工藝篇:酒道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