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產葡萄酒企業紛紛發布了其2015年半年報。數據顯示,張裕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近28.26億元,同比增長22.75%;實現凈利潤7.46億元,同比增長16.93%。另一家龍頭企業長城葡萄酒,其所歸屬公司“中國食品”的半年報則稱,上半年集團收入150.81億港元,較上一年同期增加9.54%,經營利潤3.79億港元,較上一年同期增幅達到433%,其中,葡萄酒及其他酒品類產品實現營收13.09億港元,較2014年的11.08億港元增加了18.14%,利潤為1.08億港元,而2014年同期則虧損5589萬港元。顯然,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調整,國產葡萄酒企業正在進入轉型上升期。
實際上,在這一輪調整中,一方面是市場環境變化引發銷量下滑,另一方面是國際企業涌入市場帶來競爭加劇,促使本土葡萄酒企業加快轉型步伐,而他們的轉型調整早已在悄然進行了。
2014年3月,張裕即推出數十款大眾化產品系列,2014年下半年又推出僅售68元/瓶的醉詩仙系列,并以微電影等符合年輕消費群體需求喜好的方式進行推廣;2015年,張裕進一步實施新戰略,加大其先鋒國際酒莊聯盟的推廣力度,在全國選定30余個重點城市,招募500名店長型創客,給予資金支持,統一形象,統一管理,從而引入新生力量。同時,其還在全國范圍內針對傳統酒商開展招商加盟,擴大覆蓋率。
中糧在葡萄酒領域則從2014年開始雙管齊下,一方面是繼續強化長城品牌系列葡萄酒的市場管理與深度拓展,調整經銷商布局與產品架構,推出新的市場舉措,進而重新激發起商家熱情和市場活力,且在剛剛進行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招待宴會上,長城葡萄酒又再一次成為國宴用酒;另一方面是增加進口葡萄酒業務,并將其獨立運營,以“中糧·名莊薈”為載體,引入全球主要葡萄酒國家的知名品牌,推出“品牌合伙人”的創新合作方式,旨在贏取未來市場占位。據了解,進口酒業務獨立運營一年多以來,銷售收入業已超過億元。
除張裕、長城外,通葡股份、中信國安等也都積極實施新的調整戰略。如通葡股份收購電商公司,布局線上,結合當前消費需求推出“暖酒”等一系列新品;寧夏產區精品酒莊迦南美地與進口商公司美夏達成總代理合作等等。
總體來看,本土葡萄酒企業的轉型拳措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產品結構的調整,即推出具有年輕化、時尚化、大眾化等特點的多款系列產品;二是銷售模式的調整,包括品牌專賣店合作、電商合作、新商家合作等領域,向購買便捷性和共生合作的方向轉變;三是多元體系相融合,國產與進口的融合程度不斷加深,互為補充與助益。在這些轉型調整的布局與進展下,本土葡萄酒企業亦獲得了自身的提升,而轉型也將進一步升級,業績增長還只是一小步。
上一篇:中國瑪咖酒品類的引領者
下一篇:進口葡萄酒市場狀況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