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簡稱“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的一份抽檢不合格名單,又將一批酒企推到了風口浪尖,其中不乏茅臺旗下子公司品牌和上市公司皇臺酒業等酒企產品。
公布的不合格產品中,有11個批次產品與河南有關,分屬3家河南酒企。
抽檢
名酒企上質量黑榜
國家食藥監總局在這份“2014年白酒專項監督抽檢結果及整治情況通報”中介紹,本次專項抽檢共抽檢樣品3000批次,涉及全國30個省(區、市)1147家生產企業,抽檢項目包括酒精度、固形物、鉛、甲醇、氰化物、糖精鈉、安賽蜜、甜蜜素等8項。
這份報告顯示,檢出不合格樣品278批次,抽檢不合格率9.26%,涉及不合格項目6項,為酒精度、固形物、氰化物、甜蜜素、糖精鈉、安賽蜜。
公布的278批次白酒,絕大多數品牌在全國并不知名。不過也有大企業上榜單。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保健酒業有限公司2010年1月31日生產的“錦繡東方酒”不合格項目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中糧黑龍江釀酒有限公司生產的老古坊酒濃醬兼香型及尊品古味濃香型也栽在了這個指標上。
河南
三酒企部分產品不合格
在通報的不合格名單中,涉及河南廠家生產的白酒11個批次,分屬河南省豫豐酒業有限責任公司、鶴壁市淇河酒業有限公司和河南百旺道口大曲酒業有限公司。
這三個廠家中,河南省豫豐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旗下被抽檢的“彰德府”“瓦崗寨”酒,河南百旺道口大曲酒業有限公司被抽檢的“青花瓷”酒,不合格指標全部是酒精度數不夠(酒精含量標注為52%vol或者50%vol,檢測只有百分之四十多)。鶴壁市淇河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淇河酒,則是含有甜蜜素。
對于酒精含量不達標,國家食藥監總局稱,其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檢驗能力不足,造成檢驗結果偏差;或是包裝不嚴密造成酒精揮發,導致酒精度降低;也有可能是為降低成本,用低度酒冒充高度酒。
回應
有的已整改有的已下架
河南省豫豐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一李姓負責人則向河南商報記者解釋,這種狀況是由于生產線上測量酒精含量的儀器失靈造成的,絕對不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用低度酒冒充高度酒,(公司)在接到問題反饋后已經整改到位,不會再出現此類問題。
河南百旺道口大曲酒業有限公司銷售部康經理也表示,這個指標不合格的原因是檢驗設備老化,數據處理出現了問題,所以出現了自檢合格,但國家檢測又不合格的現象。
“廠里產品主要在我們縣城銷售,國家的抽檢結果一出來,我們涉及的產品都下架回廠處理了,這是個低級技術問題。”他說。
淇河酒含有甜蜜素,昨日,河南商報記者多次與生產該酒的廠方負責人聯系,但無果,不合格原因暫未得知。
小知識
酒里添加甜蜜素
有啥壞處
百度百科介紹,甜蜜素是一種甜味劑,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由氨基磺酸與環己胺及氫氧化鈉反應而成,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消費者如果經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標的飲料或其他食品,就會因攝入過量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特別是對代謝排毒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明顯。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也介紹,據他了解,作為一種添加劑,甜蜜素食用多了可能會對肝臟造成損害,所以國家對食品中添加甜蜜素有嚴格規定。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通報中稱,造成白酒中甜蜜素、糖精鈉、安賽蜜等甜味劑指標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降低成本,同時增加產品的口感,于是在產品中添加甜蜜素、糖精鈉、安賽蜜等甜味劑,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輔料使用不當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