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為深入了解中國白酒企業與白酒經銷商的生存狀態,我們深入到河北、遼寧、湖北、廣東、內蒙古、北京、山西、陜西、浙汀、安徽、江蘇等10省1市,訪企業,尋大商,看市場,走終端。面對白酒行業深層次結構調整,考驗白酒行業企業家經營智慧與白酒行業專家系統思考時刻來臨,白酒行業迫切需要做出準確行業預判與清晰方向指引白酒行業這一輪的結構調整對不同類型的白酒企業與白酒價值鏈成員均產生了嚴重沖擊,簡單的戰術性手段已經不足以應對白酒行業所而臨的深層次危機,白酒企業家與整個白酒行業需要更加系統性應對策略。為此,我們從全局與戰略高度對白酒行業進行了審視,并以重構中國白酒商業版圖為主線對白酒未來發展做出預判,希望我們的預判能夠幫助白酒行業指明正確的方向。
首先,板塊漂移預示著行業將巨變。長期以來,中國白酒行業集中表現為中國白酒金三角(川黔)與中國黃淮名酒帶(蘇魯豫皖)兩大板塊之間競爭,并且,白酒金三角以產能、品牌、香型等資源優勢占據絕對領先位置;隨著白酒結構調整走向深入,我們發現白酒正在發生“板塊漂移”,黃淮名酒帶企業競爭優勢逐步凸顯,而白酒金三角面臨更多壓力與挑戰,特別是四川板塊龍頭企業營收與利潤下滑趨勢日益明顯,增加了白酒市場動蕩性,白酒金三角大而不強的弱點顯露無遺;黃淮名酒帶核心企業呈現出相對穩定性,預示著黃淮名酒帶有可能成為本輪結構調整最大贏家,這種趨勢變化對行業未來發展產生深刻影響;不僅如此,隨著鄂酒崛起,白酒行業出現了一個典型的“長江名酒帶”,長江名酒帶以湖北為核心,湖南與江西為兩翼,輻射中部新興白酒產區,長江名酒帶產區形成了以兼香型為代表性香型,涵蓋濃香、清香、醬香、特香等多元化香型等戰略性板塊。其中,長江名酒帶兼香陣營最為強大,包括兼香國標起草者——湖北白云邊;兼香文化名酒——湖南酒鬼酒;大兼香品牌——特香型江西四特酒等;濃香型代表性企業主要包括湖北枝江、稻花香;湖南湘窖酒業;江西章貢王、李渡等核心企業:清香型白酒主要包括中國名酒湖北黃鶴樓、湖北石花霸王醉、湖北三峽酒業等。長江名酒帶已經形成自身獨特的符號化特征,水系、氣候、香型、工藝、市場與代表性企業等;可以預見,未來中國白酒行業將呈現出白酒金三角、長江名酒帶與黃淮名酒帶三位一體的白酒產業競爭新格屆,而白酒行業這種板塊漂移趨勢對白灑產業結構將產生深遠影響,誰將成為未來產區板塊最大贏家,完全取決于核心企業戰略應變能力。
其次,中堅崛起帶來產業新格局。從上市公司數據看,百億軍團增長乏力,而區域強勢品牌穩定性更強,白酒呈現出中堅崛起新態勢。從營收與利潤指標看,白酒出現了一股中堅力量,如今世緣、口子窖、迎駕貢、牛欄山、白云邊等中堅力量,這些中堅力量給慘淡的白酒市場增添了一絲亮色;相反,一線白酒企業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等百億軍團面臨的營收與利潤增長壓力更大;白酒中堅崛起對于產業發展具備強大示范意義,由于白酒中堅力量均是夾縫中生存的白酒企業,其市場化程度更高,因此,中堅崛起對整個白酒行業具備產業示范價值,未來相當長時間里,一線名酒企業需要摒棄老大思維,向中堅力量學習市場化變革方法。
第三,中小企業產生集體性躁動。中小企業在本輪結構調整中產生了集體性躁動,他們或推小酒與新品類,以求生存;或封閉區域,做困獸猶斗;或選擇人海戰術,試圖維持地產酒優勢;或綁架政府,用非市場化手段區隔競爭對手;中小企業集體性躁動給白酒行業帶來了一定的變數,但在方向上卻難改中小企業戰略頹勢,中小企業需要尋找更加市場化戰略手段改變自身命運。
第四,大商抉擇成為產業新現象。陜西,白酒大商進入到集體靜默期;內蒙古,白酒大商進入到集體轉型期;湖北,白酒大商進入到集體長考期;河北,白酒大商進入到集體練功期;北京,白酒大商進入到集體性電商期;甚至于個別大商已經逐漸淡出了白酒行業轉型做其他快速消費品;白酒大商群體性低調在白酒黃金十年絕對難以看到的景觀,意味著白酒產業版圖價值體系正走向真正戰略重構期。這一輪白酒結構調整對于單純經營白酒的大商形成了巨大競爭壓力,白酒企業的渠道扁平與白酒區域性代理商集體性覺悟對白酒大商形成了巨大市場擠壓,大商抉擇是中國白酒商業版圖變化的一個縮影,對整個白酒產業鏈都將產生巨大震動與深刻影響。
第五,零售業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白酒零售業態變化一直牽動著行業營銷模式走向。酒店盤中盤可以稱之為零售業態1.0版,消費者后備箱工程與消費者盤中盤可以稱之為零售業態2.0版,專賣連鎖構成了中國白酒零售業態3.0版,垂直電商與020模式成為中國白酒零售業態4.0版。隨著白酒結構調整進一步深入,零售業態將呈現出翻天覆地的變化,單一零售業態與傳統零售業態面臨著復合零售業態與互聯網化改造,零售業態變化將成為推動白酒商業新版圖的重要原生動力。
上一篇:白酒市場呼喚新思維
下一篇:樂觀、探索、激蕩——現階段酒商生存狀態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