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啥呢么自古以來的中國人都喜歡喝白酒?中國人的白酒情緣如此之深,它究竟有什么魔力?
不如歸去。酒是救命草,專度有心人。朝堂之上,戰(zhàn)戰(zhàn)兢兢,回到家里,以酒澆愁,不如歸去。歸去來兮歸何處,莫如最想最分明。沒有罪過酒的帝王是無情的,沒有醉過酒的詩人是無才的,沒有醉過酒的情人是無愛的,沒有醉過酒的人是無趣的。
昨日沙場點兵,今日酒香為陣,沒有上過戰(zhàn)場的不是真戰(zhàn)士,沒醉過酒的戰(zhàn)士不是真男人,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不如歸去,只要醉酒,處處都是故鄉(xiāng)。
3000年的歷史,2500年的戰(zhàn)亂,中國之大,平安無時,安全感不在,不如歸去。劉伶極度厭惡醒來時的感覺,他似乎愿意永遠沉醉余 白酒 之中:“……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此句大意為:世間熙熙攘攘,吵吵鬧鬧,打打殺殺,生生死死,太也討厭,只 白酒 三杯,瞬間物我兩忘,何其美哉。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沒有酒,如何能打此境界?
中國人愛白酒 ,愛的就是醉與不醉之間,那些難以達到的情狀,大醉之后,一切聽天由命的心態(tài)、酒是糧食精,此物最有情,才子以此為介,勾畫大好河山;佳人以此為媒,訴說枕邊情話,無酒不歡,無酒,則事不成矣,何事離得了酒?
杜甫在《飲中八仙歌》,敘述了醉酒的最高境界:剛痛飲了幾碗 白酒 的賀知章,騎馬如乘船一樣晃悠,最后跌落水坑也全然不知,甚至還在水中睡著了;唐玄宗注: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大唐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為睿宗李旦第三兒子,廟號“玄宗”,又因其謚號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汝陽王李琎,喝醉了去朝見天子,恨不得請求皇上將自己該封到一座酒城中為王;長安市上酒肆之中醉臥一名漢子,他無視皇帝的召見,不管傳詔使者如何催促,均不理睬:“休怪為臣散漫,臣原是天上詩仙,酒仙下凡”……
中國消費者為什么喝白酒?一個很簡單卻是很本質(zhì)的問題。可以說是文化使然,也可以稱之為“緣分”。
上一篇:保健酒是否也要注意有沒有保質(zhì)期?
下一篇:醬香新寵“洞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