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高清无码爆乳系列

葡萄酒的飲食欣賞與健康學說

收藏        分享時間:2014/10/31 11:23:45 瀏覽:1311人 來源:中國酒志網 上傳:SY小編
葡萄酒的飲食欣賞與健康學說

  一、葡萄酒飲食文化淵源

  傳說古代有一位波斯國王,愛吃葡萄,曾將葡萄壓緊保藏在一個大陶罐里,標明“有毒”,防人偷吃。后來,王家妻妾中一個妃子,對生活發生了厭倦,意圖自殺,就飲用了標明“有毒”陶罐內的“毒液”,非但沒結束自己的生命,反而感覺滋味非常好,異常的興奮,使這個妃子又對生活有了留戀。她盛了一杯呈送給國王,國王飲后也十分欣賞。自此以后,國王頒布了命令,專門收藏成熟的葡萄,壓緊在容器內貯藏,以期得到這種甘美的飲料,他因而成為葡萄酒最早釀造者。

  由于阿拉伯國家信奉了伊斯蘭教,提倡禁酒律,因而使釀酒業日漸衰萎,目前幾乎被禁絕了。但其食用葡萄卻得到保留和發展。而歐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稱為“我的肉,我的血”,把葡萄酒視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飲料,所以葡萄酒在歐洲國家就發展起來,釀酒葡萄也發展起來了。到了公元3世紀,歐洲的主要釀酒葡萄產地即已形成,和現在葡萄產區分布大體一致。

  除了信仰的原因,傳入歐洲的葡萄為什么主要用于釀酒,分析尚有如下原因:

  與干燥氣候相結合的小麥和肉食為主食的生活需要葡萄酒。在歐洲對于肉食,葡萄酒在其烹調加工和食用過程都是不可缺少的,有些種類的肉需要將其用葡萄酒浸漬一夜再烹調。以面粉與肉食為主,很容易使人成為酸性體質,酸性體質是被看作現代病的心臟病或糖尿病等病癥的成因之一。在乙醇飲料當中,唯一為堿性的葡萄酒是中和酸性體質的最好飲品。

  除了肉,用面粉加工的面包等食品其味道單調,久食使人失去食欲。在法國的食譜上,看起來顯得很豪華,可以說那是因為不如此就不好吃。葡萄酒中有誘引食欲的餐前酒、增強口感的佐餐酒和改善食后口味的餐后酒,在調節飲食口味上有很大的作用。

  在歐洲,葡萄酒發展的另一個理由是那里的水不好喝。很早以前經常有美國人對喝葡萄酒作態的法國人說:那是因為你那里沒有可以隨意飲的水。在歐洲大概潔凈的生水是沒有的,由于稍帶堿性,有利于細菌生長,容易引起下痢。

  此外,葡萄酒在所有的酒中是最容易釀制的,操作極其簡單。取來葡萄,將其破碎放人容器內,自然發酵,成熟期正好是天氣寒冷的時候,不用擔心腐爛。這也是歐洲葡萄酒得以發展的一個理由。

  葡萄和葡萄酒向被稱為葡萄酒“新世界”的地方傳播和發展幾乎是與探險時代同時開始的。早期的探險者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人,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主要的葡萄酒生產和消費國。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出海時一定會帶酒并帶些葡萄樹插枝,以便上岸時建立葡萄園。最初的新世界葡萄園是16世紀早期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建立的。很快,葡萄栽培就沿著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西海岸地區繼續推廣。葡萄和葡萄酒通過葡萄牙、西班牙人的手帶進他們各自的殖民地,形成世界性的釀酒葡萄產業與葡萄酒文化。

  20世紀70年代,“葡萄酒新世界”的酒文化在美國迅速崛起并蔓延以前,從歐洲貴族紳十們在上流社會的聚會中,優雅的舉起高腳杯呷飲、回味那帶著田同氣息的名產地酒的場合就可了解到,葡萄酒的飲食文化在“葡萄酒舊世界”是被貴族化、神秘化、等級化和傳統化的。到了20世紀80年代,澳洲、南美、南非等地葡萄酒產業化的相繼形成,受現代大工業與“后現代主義”反叛性、多元化社會思潮影響,形成的“葡萄酒新世界”酒文化,開始挑戰由法國、意大利為代表的“葡萄酒舊世界”的傳統與權威。在“葡萄酒新世界”的酒文化中,高貴的玻璃瓶可以換成紙塑料囊、利樂包、聚酯瓶,嚴格的等級劃分變成自由區劃,優雅的舒曼協奏曲下的細品變成酒吧間搖滾樂聲中的豪飲,帶著田園氣息的葡萄酒被加入了雪碧與冰塊。在“新世界葡萄酒”文化里,葡萄酒可以是隨意的。缺少傳統,沒有光環,甚至可以簡單到只要是能夠給人以快感、帶有葡萄氣味的酒精飲料即可。

  二、葡萄酒的近代健康學說

  中醫認為酒是一味藥物,其性味屬“苦甘辛熱”,可以“行經絡、御風寒、通血脈、行藥勢”,并可主治“風濕痹痛及胸痹諸癥”。葡萄酒曾隸屬于醫藥類產品,20世紀初,美國嚴格實施禁酒令,但是對教會釀制,歸屬于醫療用的葡萄酒則不在此限。

  葡萄酒是屬于堿性含酒精的飲品,可以中和每天吃下魚、肉以及米麥類中的酸性物質;由于葡萄酒中含有鐵,再加上維生素B12能促進紅細胞的成熟,飲用葡萄酒對有輕微貧血的女性可受到養氣補血的效果;葡萄酒中的成分有助于膽汁和胰腺的分泌,因此葡萄酒可以幫助消化,防治便秘。在合理的飲用范圍內,葡萄酒可對神經中樞起作用,調節人體肌肉的緊張度,給人以舒適、欣快的感覺因而使思維更為敏捷,判斷史為準確。對于由于焦慮而受神經官能癥折磨的人,飲用適量的葡萄酒可平息焦慮的心情。

  適當飲酒可抗炎抑菌。德國一所大學醫學中心的科研結果證實,適當飲酒者的血清反應蛋白水半低于不飲酒與過量飲酒者,表明少許酒具有抗炎效應。研究人員通過對447名受試者的調研發現,每周至少飲80-86克酒精性飲料的人,其消化系統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比滴酒不沾要低67%。美國費城托馬斯·杰佛遜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究紅葡萄酒的抗炎癥效果時,用在血液中的炎癥生物標志比較紅葡萄酒對心臟健康的影響。結果發現,當人們飲用紅葡萄酒時,體內引起炎癥物質的量會降低到理想的范圍,而這些炎癥物質是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發作的危險因子。研究人員讓平均年齡為37.6歲的40名健康男性喝28天紅葡萄酒,血液檢測表明,受試者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原水平都降低了,并且還降低了炎癥分子如附著分子和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蛋白質水平。研究認為:葡萄酒的白藜芒醇對綠膿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和雷極氏普羅維登氏菌等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對人的皮膚真菌和細菌具有抑制作用。紅葡萄酒中的單寧,可以增加腸道肌肉系統中平滑肌纖維的收縮性,并有抑菌作用。因此,紅葡萄酒有調整結腸的功能,對結腸炎有一定的療效。此外,紅葡萄酒中豐富的單寧和白藜蘆醇有預防蛀牙及防止輻射傷害的作用。美國和西班牙研究人員對4272名執教于5所西班牙大學教師的調查發現,飲葡萄酒的人相對于滴酒不占的人更少患感冒。超過一年的隨訪結果顯示,每周至少飲14杯葡萄酒的教師,每年得感冒的機會比不飲酒的教師要少40%,排除其他影響感冒發病因素以及其他疾病影響,葡萄酒預防感冒的作用依然存在。研究人員推測,葡萄酒中含有的黃酮類抗氧化劑可起到抗感冒的作用。

  適當飲酒可保護心臟。可避免40%的冠心病發作。法國人講究美食,每日攝取大量動物性脂肪,且煙酒不斷,但卻是罹患心臟及腦血管病變疾患是全世界第二低的國家,產生了所謂的“法蘭西悖論”(French Paradox)。原因為何?對此進行的大量研究表明,其原因主要在于獨特的地中海飲食,其中重要的因素是經常飲用葡萄酒,尤其是飲用紅葡萄酒。法國人的飲食習慣中,每天用餐時都飲用大量的葡萄酒。Criqui等在1965、1970、1980和1988年以21個發達且相對富裕的國家為研究對象,從酒精飲料的攝入與死亡率的關系探討了“法蘭西悖論”,發現法國葡萄酒的消費量與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呈負相關。認為法國人對缺血性心臟病的免疫力在于進餐的同時飲用葡萄酒,減少了食物的不利影響。丹麥Gronbaek等對年齡在30-70歲的6051名男性和7234名女性從酒精攝入、吸煙習慣、收入情況、教育程度、體重指數及10-12年的隨訪死亡率等作了廣泛研究。發現隨葡萄酒攝入量的增加,死亡率穩步降低(如果以不喝葡萄酒者的死亡危險為1,則每天喝3-5杯葡萄酒的死亡危險為0.51,啤酒無影響,而每天喝3-5杯白酒的死亡危險為1.34),認為葡萄酒可減少因心腦血管病和其他原因導致的死亡危險。

  紅葡萄酒中研究認為,每日飲用2-3杯葡萄酒,可減少心肌梗塞25%-45%發病率;并可減少冠心病發作的死亡率。許多調查研究發現,喝適量酒,每天不超過兩杯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比較低。一些調查研究表示,葡萄酒的功效更強,其他的研究則顯示任何酒都有好處。研究證實,由于紅葡萄酒是用帶皮帶籽的葡萄釀制,含有豐富的多酚類物質,是抗氧化劑、自由基清除劑,對血漿脂蛋白代謝、血小板凝聚、血管壁的收縮等多個環節均有重要作用,從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防止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和發展。例如: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通過增加一氧化氮合酶的表達,增加一氧化氮含量,松弛血管,發揮保護作用;同時通過強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質過氧化作用,可減少缺血一再灌注心肌損傷。由于以上兩種途徑及增大鈣激活的鈣通道活動和雌激素樣作用,起到調節血管作用。飲食佐餐紅葡萄酒,可以抑制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提升血中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比例;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將血管中的游離膽固醇轉移到肝內轉化為膽酸,防止膽同醇沉積于血管內膜;抑制發炎反應和血小板的凝集,改善冠狀動脈血流。

  德國海德堡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冠狀動脈血管成形和放置支架術后每周至少飲酒50克可以減少血管再狹窄的危險。研究人員對225例做血管成形術和放置支架手術的男性均隨訪至術后半年。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患者飲酒情況。結果顯示,在所有患者中,53人每周飲酒不到50克,172人每周飲酒50-700克。與極少飲酒或不飲酒患者相比,每周至少飲酒50克的患者管腔消失的比例較低,血管狹窄段出現再次狹窄的幾率較低,需要再行血管成形術的比例也較低。研究結果有力地證實適量酒精對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有保護作用,適度飲酒可以降低動脈硬化血管壁對局部壓力和損傷的增殖反應。

  適度喝一點葡萄酒,可降幾分患中風的風險。《中風學報》發表丹麥醫生特呂爾遜等人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飲適量葡萄酒的人患中風的風險比喝啤酒或烈酒的人來得低。特呂爾遜及哥本哈根預防性醫學研究所研究人員花16年功夫研究了1.3萬人,其中每周喝1-6杯葡萄酒者.患中風的風險比從來不喝葡萄酒或很少喝葡萄酒者低34%:天天飲葡萄酒者的風險降低了32%;愛喝啤酒或烈酒者的風險沒有明顯減少。特呂爾遜說:“啤酒、葡萄酒和烈酒對心血管病的影響各異,說明除了乙醇之外,還有其他化合物也許很重要。”

  研究證實,葡萄酒特別是紅葡萄酒,含有利健康的植物化合物,其中包括單寧、類黃酮和多酚等。一些研究顯示,這些東西是抗氧化劑,有助于防止脂肪依附血管壁上阻塞血管。特呂爾遜說:“另一方面,有跡象顯示,雖葡萄酒的好處關系到喝酒的方式。以葡萄酒配餐會比啤酒或烈酒更好。后兩者可以在一天當中不定時地飲用。時間上的差異也許是很重要的。”特呂爾遜說,不管是什么理由,效果都是明顯的。他說,即使考慮運動習慣、膽固醇水平和肥胖等因素,葡萄酒的作用仍然是明顯的。

  研究還表明,年輕女性每天喝一兩杯酒特別是紅葡萄酒可使患中風的危險降低60%。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會刊中風分冊的研究報告稱,研究人員共對600名年齡介于15-44歲之間的女性進行了調查,其中包括224名在上年患過中風的女性。調查發現,那些在過去每周喝酒,也就是平均每天喝一到兩杯酒的女性比那些從不喝酒的女性患中風的危險要小40%-60%。研究人員還認為,葡萄酒比啤酒和酒精飲料的預防效果更強,而且女性喝葡萄酒還可以減少由高血壓和膽固醇所引起的中風危險,但啤酒和酒精飲料在這方面的作用卻比較小。

  適度飲酒有助于保持大腦健康。老年人每日飲用0.25 -0.5公升的葡萄酒,其精神與智力方面,會比滴酒不沾或酗酒的老年人為佳,降低癡呆癥的發生。研究認為,與從不喝酒的老年人相比,少量或適度飲酒的老年人智力衰退的幅度要小。美國研究人員發現,適度飲酒的老年婦女在認知能力測試中得分比不飲酒者高。這表明每天適當飲一杯酒有助于防止智力水平下降。這是第一次有研究表明適度飲啤酒和葡萄酒有益大腦。也可以說,少量或適度飲酒有助于保持老年人的認知能力。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精神病院的研究人員在這項長達7年的跟蹤調查中,對一千名居住在賓州西南的65歲以上的居民進行了調查;在調查開始前,這些人都未患老年癡呆癥。研究人員把這些老人分為三組:不飲酒者、很少飲酒者(每月1次或更少)和適度飲酒者(每月1次以上),每2年對他們的智力功能進行評估。結果顯示,很少飲酒和適度飲酒的老年人其總體智力狀況、行為能力和精神對運動神經的影響等評分比那些不飲酒者衰退的程度要少。而且對70歲以上的老年婦女來說,每周飲一杯酒的人比從不飲酒者智力衰退得要慢。由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對1.2萬多名年齡在70-81歲的婦女進行了長期調查。調查的方法包括讓被調查者的首次測試結果和此后兩年的測試結果進行對比,結果發現每天適度飲酒者在這兩年的時間里智力受損可能性比不飲酒者低23%,并且飲啤酒者和飲葡萄酒者的表現沒有明顯不同。研究人員推測,適度飲酒之所以有益大腦,可能是飲酒能促進心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環,從而保護了大腦的認知能力,防止癥狀不明顯的中風發生。

  適度飲用葡萄酒可預防骨質疏松。加州大學有兩位博士Dr.HolBrook&Dr.Barrett-Connor針對年齡超過18歲的人進行一項研究,發現適量飲用葡萄酒的人,其骨質密度比滴酒不沾的人高。

  適度飲用葡萄酒可降低患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美國Dr.Linda Voigt針對18-64歲的女性所做的研究中發現,每日飲用2杯葡萄酒,可降低罹患風濕性關節炎50%的幾率。

  適度飲用葡萄酒可減少患糖尿病的幾率。英國醫師醫師Dr.lvan Perry針對7735位40-59歲的男性所做的研究中發現,每日飲用2-6杯葡萄酒的人,患糖尿病的人數比例最小。

  白葡萄酒可增強肺動力。美國布法羅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近期以及終生飲用葡萄酒與肺部功能的改善有關。布法羅大學的研究人員隨機抽取了1555名生活在紐約西部的白人和黑人進行了研究。如近期和終生的酒類消費量以及包括膳食習慣在內的生活習慣,抽取了有關的數據。分析所有酒類消費因素與肺部功能之間關系的結果表明,近期以及終生飲用葡萄酒與每秒鐘肺活量和最大肺活量的關系最大。

  常飲葡萄酒還易懷孕。丹麥的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滴酒不沾的婦女不容易懷孕。丹麥的研究人員稱,經常喝葡萄酒的婦女比喝啤酒和白葡萄酒的婦女更容易受孕。研究小組研究了來自丹麥全國各地30, 000名婦女的飲酒與生活習慣對受孕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經常喝葡萄酒的婦女受孕最快。目前,科學家尚不能定論葡萄酒本身是否影響生育能力。但是,經常飲用葡萄酒的婦女受孕的可能性確實很高。

  適量的飲用葡萄酒,對健康有很大的助益,但飲酒過量是絕對有害人體的,一般建議每日1-3杯(每杯容量為120毫升)伴隨餐食飲用最佳。

  三、葡萄酒的欣賞、飲用樂趣

  葡萄酒是全人類共有的一種神奇而浪漫的健康飲品。對于現代衣食豐足的人們來說,葡萄美酒猶如增加幸福感覺的源動力。人們可在工作之余,學會那長期經驗積累沉淀而成的一整套葡萄酒欣賞知識,深入發掘葡萄酒中的奧密,追尋和享用它那和諧之美,享受那葡萄酒帶來的樂趣。

  欣賞、飲用葡萄酒通常分三個階段來感受:眼觀其色美,鼻聞其香濃,口嘗其味厚,從齒頰的味感中找尋它的余韻。法國人說:喝酒之前,要看它,嗅它,然后再嘗它,嘗完還要談論它,這樣的品酒才可算是功德圓滿。

  休閑式的品飲酒,為親朋好友聚會中最雅致的活動。需要做好充分準備工作,讓葡萄酒能在其最佳狀態下品飲,以獲得最美好的享受。

  首先要準備適用的高腳杯,品酒用的高腳杯應該是無色透明,杯身呈郁金香的形狀,杯口微微收縮,杯璧以薄者為上乘,長長的杯柄,讓手指得以輕輕拈握,不致將手紋印上杯身,影響觀察酒的透明度,同時也可避免將手的溫度傳到杯中。水晶酒杯的質地以純凈、光潤、晶瑩為好。

  酒杯并不會改變酒的本質,但酒杯的形狀可以決定酒的流向以及酒的香味感覺強度,酒杯的造型、容量、杯口的直徑、杯緣吹制的處理以及水晶的厚度,決定了酒入口時的最先接觸點。當把酒杯推向嘴唇時,味蕾開始緊張,通過合適杯形的引導,酒被引導至舌頭適當的味覺感應區(舌頭上的4個味覺區,舌尖對甜味最敏感,舌頭后面對苦味敏感,舌頭的內側對酸度敏感,而外側則對咸度最敏感)時,即產生各種不同的味覺,例如:赤霞珠的果味重,酸度低,要充分體會霞多麗白葡萄酒的風味,就要選用它的專用酒杯,這種酒杯的杯口設計令酒入口時先流向舌頭中部,然后向四面散開,酒的各種成分產生和諧的感覺。而品嘗貴人香葡萄酒所用的杯子,杯口微岔先把酒導入舌尖,即舌頭的甜味區,由此突出了果味,使高酸度酒的酸味相對降低。至于黑品樂葡萄酒,由于具有相當高的酸度,應該選用郁金香杯形的酒杯,杯口可以令酒先流過舌尖的甜味區,突出其果味,平衡了本來較高的酸度,從而得到最好的味覺享受。碟形杯最適合用來盛載香檳酒。因為碟形的杯身可令酒的氣泡不會輕易散掉,令香檳更加“新鮮可口”,同時非常適于女性取握。

  紅葡萄酒需用大的杯子,白葡萄酒需用中型的杯子,烈酒則用較小的杯子,如此,可以強化果香的特質而不是酒精味。其次,斟酒時,不該將酒杯倒得太滿,紅葡萄酒最好為125-150ml.白葡萄酒80-l00ml,烈酒為25-30ml。

  品飲酒的場所,最好在采光良好,空氣清新,氣溫涼爽的房間。室溫以18℃-20℃為佳。有色的玻璃窗或帶色彩的燈光,都會影響眼睛對酒色的判斷。酒席桌需要具備白色的背景,最好采用白色的桌巾、白色的餐巾,或準備一張白色的卡片,以便襯在酒杯的后面,觀察酒色。

  室內應避免有任何氣味。應避免有香水味,香煙味,花香味,或廚房傳出來的味道。

  理想的品酒時間是在飯前,10點至12點之間,這個時段,人的味覺最靈敏。親朋好友之間的品飲酒活動,大多選在晚餐之前進行。之前最好避免先喝烈酒、咖啡,或吃巧克力、抽煙等。品酒之后接著用餐,將剛品過的酒繼續品用,杯盞交錯之間,一邊交換心得,一邊討論這些酒與桌上佳肴的搭配及美味感,更會添加餐桌上樂融融的氣氛。

  開瓶。把瓶口的膠帽用鋒利的小刀旋開除掉,再用螺旋啟塞工具拔除軟木塞.并用十凈而柔軟的布把瓶口擦十凈,以免斟酒時瓶口臟東西混進酒里。把拔出的木塞用兩指用力捏一捏,如果較濕,表示儲存方法正確。并將酒瓶有標貼的一面盡可能放在每個客人都看得清楚的位置。

  換瓶。喝酒前采取換瓶處理,可除去酒瓶中的沉淀物。白葡萄酒不用換瓶,但陳年紅葡萄酒一般需要換瓶。天然紅葡萄酒經多年貯藏,產生沉淀物是正常的,但如果底部沉淀部分浮起散于酒中,令酒混濁,口感不快。對于一瓶好年份的紅葡萄酒,如果要盡情品賞它的美妙,需在飲用前一兩天,將酒從酒窖或酒櫥中拿出,移至稻草編織的酒籃里并保持酒瓶處于傾斜的狀態。靜置至少一天的時間,使酒巾的沉淀物沉至瓶底。同時將酒窖保存時所吸收的霉味或其他異味散發凈。如果不換瓶,則需要持酒籃倒酒,小心輕倒.避免搖晃,以免瓶底沉淀物浮起倒入杯中。采取換瓶處理時,為了看得更清楚,應點燃蠟燭或其他照明。在燭光上輕輕傾斜酒瓶,一面觀察,一面小心的把酒慢慢倒進大肚型水晶醒酒瓶里,將沉淀物留在原瓶內。

  呼吸。所謂呼吸就是換瓶后讓紅葡萄酒在空氣中呆一會,白葡萄酒無須如此。經過呼吸的紅葡萄酒,略顯粗糙的部分會變得柔和,提高平衡度,口感更佳。一般呼吸15-30分鐘即可。酒齡長,酒體厚者適當延長,但最多1小時。年份高的酒都比較脆弱,呼吸結束就應該立即享用,一瓶酒若沒喝完,要用特制的瓶塞蓋緊,這種瓶塞能把空氣抽出來然后密封,但也應在24小時內喝完。沒喝完,縱使放在冰箱,其優美的風味也會很快消失。在適宜的溫度下,酒處于最佳狀態。酒溫對葡萄酒的感官評價影響十分顯著,酒溫的差別,引起味道上極大的不同。為了真正了解一種酒的品質,為了將酒能在其最佳狀態下飲用以增加享受,這個最佳溫度方面很需要講究。每一類葡萄酒都有一個最佳的飲用溫度。低于最佳溫度飲用,會覺得酒味變淡,酒體消瘦;當高于最佳溫度,酒的香氣顯得雜亂,酸澀感強烈,本來柔順的口味變成堅硬刺激。可惜現在很多人都不能完善地把酒預先處理到最佳飲用溫度。最常見的錯誤是:白葡萄酒不冰或冰得太冷,紅葡萄酒來得太熱,使用的杯子不合適,斟酒速度太快,等等。由于這些小錯誤而減少了許多享受,實在令人惋惜!

  香檳酒一定要冷卻后再喝。正確的方法是在冰水里冷卻一小時,冷卻至9-10℃,這樣不但可以改善酒的風味,還能降低開酒瓶時的聲響。從傳統和習慣上,香檳酒一般是用于喜慶的時候飲用。因此,喝香檳酒的酒杯很有講究。一般使用專用的香檳酒杯,如闊平口碟形酒杯、笛形酒杯、碟形高腳闊身杯等。

  干白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溫度是10℃。在這個溫度下,酒的復雜風味的平衡顯示與力度才能達到頂峰。大多是冷卻至8℃后飲用,這樣可領悟到其清鮮爽快的酒質,如果像啤酒那樣簡短地放在冰箱里把它冰得過冷,到5℃以下,口感酒質會明顯地降低一個等級。

  桃紅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溫度是12 -14℃。干紅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溫度是16-18℃。如果溫度太高,酒質會欠缺深度,結構也較渙散,香味很難集中融合。

  甜葡萄酒的喝法較為隨意,既可在常溫下喝,也可冷凍后飲用。喝甜紅葡萄酒時,一般酒溫適宜稍高一些,在17-20℃左右,這樣可享受到甜紅葡萄酒濃厚甜蜜的風味,另外,喝酒時可不斷搖晃酒杯,以享受到酒質的甘甜。

  平常喝酒,適宜的酒溫感覺是:喝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應該是冰冰的,喝干紅葡萄酒應該是涼涼的,以這樣的溫度來喝酒應該是很舒服的。

  一切準備就緒后,首先在酒杯中注入三分之一的酒,開始欣賞葡萄酒。

  喝酒的時候,我們首先和酒接觸的是眼睛,法文中酒的顏色叫做ROBE,與女子的長衫用同一個字,不知是否因酒的顏色,與長衫美女給浪漫的法國人同樣賞心悅目的聯想而得名。

  葡萄酒以顏色大體上分為三類: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雖然種類只有三種,但是其中色澤的多樣,儲藏期間色彩的變化,會透露給我們許多蛛絲馬跡,可以用來探索它們的品質與制造過程中的奧密。

  從酒杯的上方看酒,并將酒杯稍微傾斜,仔細觀察液面(即酒液的凸出表面及其輪廓),在橢圓形的酒面邊緣上可以看到比較光亮的色澤。仔細觀察,如果邊沿顏色清澈光亮,中心酒體晶瑩剔透,反映出這是一瓶健康年輕的酒。反之,如果它的顏色陰沉晦黯,有霧狀或油油的感覺,則說明這瓶酒在釀造過程或儲藏期間,可能經歷過不正常的狀況,品質已經發生了問題。如果是一款陳釀紅葡萄酒,也很容易分辨出它呈現出的琥珀色。

  與白葡萄酒相比,紅酒越熟就越清澈。傾斜杯子觀察酒的邊緣:或深或淺,都表明了酒的年齡。深紅色的酒說明產地的氣溫較高。不過年份較久的酒,其清澈度和光亮度都會隨年份的增加而減弱,另外,在年份較老的酒中,我們可能會發現有一些粒狀結晶體,這是長期儲存過程形成的,對酒的品質沒有不良的影響。在陳年老酒中,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黑色的沉淀物,這大多來自天然色素與單寧的沉淀,也是正常的現象,是可以接受的。

  年輕的酒,大部分是紫紅色或大紅色的,在一般情況下,紅葡萄酒的顏色越深,就越淳厚。但顏色會因時間愈久,顏色轉而愈淡,這是因為紅色素沉淀或單寧氧化使酒色變得褐黃。葡萄酒經數年的儲存后,會轉變成瓦紅色、橘紅色、桃花心木色,或黃褐色,酒杯邊緣反映的色澤會呈現橙紅的光影,這是酒色典型的轉變,同時質感上也由光彩耀目,轉變為成熟內斂,宛如天真浪漫的少女成長為雍容華貴的婦人,這是長年蹲在陰涼、安靜的地窖中,閉關苦修,熬出來的正果。

  由酒色可以判斷:紫紅色,很年輕的酒(少于18個月);櫻桃紅,不新不老(2-3年),適宜現喝,不宜久藏的酒;草莓紅,可以說已熬過熟(3-7年),開始老化的酒;褐紅,儲存多年的色澤,對于名貴的好酒稱得上陳年佳釀,但普通的酒如果呈現這個顏色則說明其品質已走下坡。有些酒的顏色較淺,大部分的原因是葡萄品種的關系。辟如:用佳美、黑品樂所釀的酒顏色較淺,可赤霞珠、西拉和內比奧羅等品種葡萄釀制的酒則色澤較深。將一杯黑品樂釀制的酒和一杯西拉釀制的酒放在一起比較就可以知道,黑品樂酒是近乎透明的寶石紅.而西拉酒則更接近于深紫紅色。

  和紅葡萄酒的多彩多姿比較,白葡萄酒的色澤簡單,由無色透明或帶綠的淺黃色,到桃花心木般的黃褐色。但和紅葡萄酒相反的是,白葡萄酒的色澤會因儲存的時間愈長,變得愈深。當然葡萄的品種也是決定白葡萄酒顏色的重要因素,如德國用白雷司令葡萄釀制的白葡萄酒,顏色淡白帶綠,甚至有少許氣泡,用長相思釀出來口味較清淡的酒,顏色輕淡,呈蒼白的淺黃色。與此相比,霞多麗釀出來口味厚重的酒,顏色鮮明有勁,呈成熟的小麥黃色。多年陳釀的霞多麗干白其淡黃色要比“年輕”的同品種酒顯得更鮮明。

  白葡萄酒“杯裙”的色澤是透明度非常強的深金黃色。許多白葡萄酒開始是淡黃色,隨著時間的增加顏色越來越深。通常,涼爽地區的酒色澤淺淡,“杯裙”為金黃色是高溫區的酒。在橡木桶內熟化過的酒,其“杯裙”的顏色較深。非常年輕的酒時常泛出一種青綠色,年長的,或者是氧化了的酒呈現為棕色。

  此外,干白葡萄酒的顏色較淺,由無色到淺黃;甜白葡萄酒的顏色較深,由蜂蜜的顏色到深金黃色。由酒色可以判斷:幾近無色,非常年輕,而且不是在木桶中釀造;淺黃反映綠光,年輕,也不是在木桶釀造;麥黃或金黃,已成熟,并有可能在木桶中存放過;銅黃,已經老化;琥珀色或黑褐色,過度氧化,超級陳年。

  桃紅葡萄酒的顏色,可以有很淺的淡紅色,也可能有清亮的櫻桃紅色。灰色系的桃紅葡萄酒,表示酒齡很新,較陳的桃紅葡萄酒,色調會轉變為成熟的橙紅色。一般的桃紅葡萄酒不耐久存,過度老化的桃紅葡萄酒,顏色會變黃變淡,現出退色的老態。由酒色可以判斷:淺桃紅,年輕的酒;鮭魚紅,成熟的酒;桃紅中帶洋蔥黃,過熟或開始老化的酒。

  當傾斜的旋轉酒杯時,在酒杯的壁緣上有緩慢地降落下去的液流痕跡,法圉人叫它作“酒的眼淚”(LARMES)或稱為“天使的眼淚”,酒度和甜度愈高,淚痕愈多。

  人類的感官中,鼻子的嗅覺最靈敏,經常和酒接觸,稍假時日,一聞就可收到酒的信息。將您的鼻子湊近杯口,準確而到位地猛吸一下能使你了解到酒的狀態。

  酒中揮發出來的香氣是葡萄酒自然的、復合的氣味。讓鼻子充分享受酒的香氣時,酒杯有重要的作用。因為適宜的形狀,才能包容香氣,酒溫也必須調整好,太冷的酒,氣味揮發不出來,溫度太高,則揮發太快,容易過度氧化,會損害酒的清香。進入鼻子的酒香,會受溫度和氧化的影響,所以嗅覺要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把酒端到鼻子前面,嗅靜止狀態酒的香氣;第二個階段,以旋轉的方式搖動酒杯,讓杯中的酒和空氣充分接觸,這叫做醒酒。搖醒后的酒,香味比較濃郁,再去嗅它,易于察覺。往往在靜止的酒中只嗅覺到水果香味,搖醒后可以嗅覺到更多各類復合香氣,像花束一般,眾香云集,大致上說來,新酒香氣較清淡,香味較單純,大部分是水果的香味。陳年的酒,香氣就比較復雜多變。譬如說:花香,水果香,蔬菜香,木頭香等。更詳細些,還可以分辨出是什么花的香:如玫瑰花,芍藥,茉莉花,山茶花,百合花等;什么水果的香:如黑莓,越莓,草莓,香瓜,芒果,蘋果或杏桃味等。有的人能從中分辨出檸檬、葡萄柚、荔枝、青椒、芹菜、柳橙、蜂蜜、奶油、奶酪的香氣。有的人能夠發現香草、丁香、胡椒、甘草、迷迭香、煙熏的香味等,因為每個人不同的天賦,談論起酒的香氣,就變得更神秘而有趣了。

  長相思的酒香被經典地描述為“像醋栗叢中的一攤貓尿味”,解百納通常被認為帶有黑醋栗的味道,而黑品樂則有些許谷倉的味道。隨著年份的增加.酒香也會發生變化。白葡萄酒多年后會變得更甜,而年輕的白葡萄酒的味道往往會讓人想起新鮮的花朵、水果以及剛割下的青草。

  看完,嗅夠,接著是飲用,輕啜一口適量的酒,含在口中一會兒,讓酒液流經過整個口腔。由于舌頭辨味的敏銳部位不同,舌尖善辨甜味,兩側外邊善辨咸味,兩側靠內邊一些對酸味比較敏感,舌頭后端則專司辨別苦味。為了讓舌頭每一個部位都接觸到酒液,也讓酒和口腔中的空氣混合,必須讓酒在口腔中多流動一下,使整個口腔都接觸到酒,就可以嘗出這杯酒的味道了。酒在通過咽喉之際,在鼻腔的后端,與嗅覺又做了一次錦上添花的接觸,很多早先在鼻子的嗅覺中沒被發現的香氣,在此時浮現出來了。

  除了一般味覺的感受外,葡萄酒還有一個澀澀的感覺,一種收斂性的觸感。這是葡萄皮中的單寧,溶入酒中,然后經長時期的橡木桶儲存,柔化并和橡木桶的單寧結合給人的感覺。單寧賦予葡萄酒的是架構及堅實的質感,單寧可以讓葡萄酒更耐久存,有愈陳愈香的作用,可以讓久儲后的葡萄酒更耐品味,隨著時間的演化,酒中的單寧,由生澀轉變為圓潤,喝起來就更柔順了。

  曾經有日本品酒專家形容他喝某一瓶酒的感覺時說:“像長發美女窈窕的背影,微風輕輕飄起她絲絨的裙腳,遠處有柔柔的音樂演奏著。”能夠喝出如此詩情畫意,誰說人生不是彩色的呢?

  喝白蘭地酒,講究似乎更多些,它的酒溫是借助人的體溫升高。飲用時必須是專用酒杯,用純凈的石英玻璃,具高透明度。特制的郁金香型白蘭地杯,大肚圓形,杯口由下至上逐漸縮小,呈百合狀。酒斟至30毫升即可,飲用時用食指和中指持杯,用手掌托住杯身底緊貼杯肚,慢慢旋轉,以手掌的溫度通過杯壁溫熱酒液,杯口即刻充滿芳香,悅人的果香味緩緩散發出來,令人陶醉。同一杯白蘭地,不加溫或用手掌加溫飲用,感覺是不一樣的。酒杯逐步移向鼻子,放在鼻下深吸一口聞之,美不勝收。

  首先把酒香聞個夠,再將酒杯端起,齊眉觀賞,酒色金黃。然后細細品嘗。先喝一小口,沿著舌尖,經過整個舌頭進入喉嚨,以使酒的風味充滿整個口腔和鼻腔。酒在口中升華,舌頭后部敏感的味蕾感受著酒的芳香與醇厚,直叫人心醉神迷,其樂無窮。

  白蘭地的飲用有多種方法。可以不加任何東西地“凈飲”,也可以加冰塊、加礦泉水、加雪碧等各種飲料或加茶水。總之,白蘭地幾乎可以依照個人飲用習慣兌加任何飲品共飲。現存新興的一種飲法是兌茶飲用,即在冬天的嚴寒季節,然后放入冰箱冷藏一段時間,再與酒兌飲,顏色相同,香氣相融,令人賞心悅目。茶中的單寧等多種營養成分與白蘭地中的多酚物質及單寧融為一體,不僅能保持白蘭地的顏色、香味和酒體的豐滿,而且還為您增加另一番情趣,調節您夏日的心情。

  四、葡萄酒的配餐經典

  自古以來.佳肴與美酒聯姻,食物與酒搭配得好,或揚瑜掩瑕,或錦上添花,經常令美食家拍案叫絕,以至陶醉沉迷。

  多年來,關于“食物與葡萄酒”的搭配,即哪種酒搭配哪種菜,被多數人接受的基本常識是紅肉配紅葡萄酒;白肉配白葡萄酒;口味重的菜配口味重的酒;清淡的菜配清淡的酒。牛、羊,鹿、鴨、奶酪可歸類于紅肉;小牛犢、雞肉、禽肉、兔肉、魚類海鮮一般歸類于白肉;豬肉但依烹調方式不同,有不同的歸類選擇。如清燉冷盤可歸于白肉,配白葡萄酒或桃紅葡萄酒,炭烤、煙熏、紅燒、熬燉腴潤的豬肉、豬排,則可歸類于紅肉,配味道豐厚的紅葡萄酒。不起泡的桃紅葡萄酒在冰鎮后飲用,與其搭配的主菜宜口味清淡,例如魚類、小牛肉、雞肉和貝類。

  但除了酒、肉的搭配食用,不能忽略的是食物烹飪方法和烹飪所用調味料的影響。應該知道,要配合的不單是酒和食物的顏色,而是兩者味道配合是否合理和是否利于營養吸收。例如,含單寧多的干紅葡萄酒(澀于酒與食物混合入胃,單寧與蛋白質容易形成很難消化的復合物)搭配,否則,不但劣化口味,而且,由于酒與食物混合入胃,單寧與蛋白質容易形成很難消化的復合物,輕者降低了食物營養效果,重者,消化不良引起胃部不適。用解百納干紅葡萄酒搭配龍蝦就會有這種結果。為了獲得葡萄酒與食物極佳的組合,需要了解食物和葡萄酒的基本味覺及成分,取得關健成分的平衡。

  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味道濃重度。味道厚、濃、香的食物,如野味和肉焗盅,與酒體完整的葡萄酒配合則好。此種情況,味道豐厚、有勁道、重酒質的紅葡萄酒常常是得人喜愛的選擇。較清淡的食物,如水煮白肉或魚,適合配香味更纖細的酒。可以選擇輕酒質的雷司令酒或酒體簡樸的霞多麗酒。粵菜中的梅香咸魚,從尾部切起第三段,配陳年解百納,風味絕佳。

  干葡萄酒如果與較甜的食物搭配,會顯得辛辣和過酸。為了與食物的甜味平衡,應選擇具有相同或更甜一點的白葡萄酒。食物越甜,酒也應更甜。用晚收或冰葡萄釀制的酒,搭配甜點就很理想。如果這種甜酒還具有恰到好處的酸度,就成為搭配油膩而味濃食品的極好選擇。在法國,蕭坦尼葡萄酒和肥鵝肝成為一種經典的搭配。

  如果某種食物的味道特別突出,在選擇葡萄酒時需要特別注意。香辛的食物適宜香辛的葡萄酒匹配,熏肉和奶酪搭配用橡木桶釀成的酒相得益彰,食物的味道越濃,搭配橡木味便越見其佳,奶油豐富的醬汁,無論是甜的還是咸的,在具有足夠濃重酒體和酸度的酒搭配后得到口味的平衡。

  我國近年酒文化深受飲用葡萄酒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學說的影響,導致全國一片紅(紅葡萄酒),酒品同質化的傾向,這不利于葡萄酒那無上欣賞特色的發揮以及可適合多種飲食配餐的發展。(作者:劉玉田)

(作者存煙臺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工作)

上一篇:為了健康,請堅持喝酒,要適量哦
下一篇:評酒員

酒類百科內容(包括附圖)均由網友上傳,如有涉及侵權,請與客服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為保護原作者個人權益,未經允許,禁止商業復制、抓取本站內容;合理使用者,請注明來源d9s3buv.cn。
相關資訊
最新精選
大家愛看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  


新浪微博

安卓客戶端

豫公網安備 410702020004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