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那些年》《致青春》到《同桌的你》,電影市場的“青春”“校園”題材層出不窮,但同樣是青春題材電影的《匆匆那年》卻依舊能夠殺出重圍,獲得極 佳的口碑與票房:截止到15日,票房已突破4.5億大關。探究其成功的原因,不僅有電視劇和小說的前期造勢,更有社會化的電影宣傳以及江小白酒業等地方合作伙伴的成功運作。那么,這部青春題材的電影到底是如何獲得成功的呢?
延續:年輕題材永不落幕
電影《匆匆那年》源于同名人氣小說,以主人公方茴的回憶為主線,講述了陳尋、方茴這群死黨跨越十五年的青春、記憶與友情。電影中還穿插了建國五十年 大慶、迎接新世紀、北京申奧成功等社會事件,使每位年輕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共同的記憶,產生共鳴。影片當中幾個人的校園愛情讓有過類似經歷的人找到當年的 自己,也讓沖著明星而來的觀眾尋找到了偶像;而最近頗受關注的王菲以新曲《匆匆那年》為電影獻唱,使影片在上映前就已經具備了各種優勢。
創新:社會化網絡營銷
當下電影市場中,追求大制作大手筆已不是主流,網絡宣傳被擺在了日益重要的位置上。上佳的互聯網運作能夠輕而易舉地獲得百萬計的關注和點擊,從而帶 來十倍甚至更多的傳播,這是傳統媒體無法企及的。《匆匆那年》就是看重了互聯網的威力,不僅提前在各大平臺搶占了相關話題,更借助諸如江小白酒業等企業的 互聯網公關能力開展宣傳。從早些時候#匆匆那年#話題被電影制作方炒熱開始,江小白酒業也及時立足自身優勢開始推廣#同醉那天#的話題,第一時間與電影官 方互動,二者前后呼應,相互配合,逐漸打開了電影在微博等平臺上的宣傳局面。
借力:地區合作伙伴的區域營銷
中國的區域差異十分明顯,僅依靠電影制作方進行互聯網宣傳是遠遠不夠的。除了官方主動進行營銷運作外,地方的合作伙伴也開始全面推進。例如,在川渝 地區,青春小酒江小白酒業獲得官方授權率先在當地社交媒體上進行宣傳。“我們江小白酒業的品牌定位與《匆匆那年》在調性上一拍即合,第一時間就以微博、微 信為平臺發布大量有關電影的話題,在成渝的社交空間形成相當大的影響力,植入我們江小白酒業元素的話題#同醉那天#既讓人聯想到電影,又跟品牌相呼應,上 線兩周就有上百萬的點擊量,效果非常好。”江小白營銷負責人表示。
江小白酒業2014年曾一度將《同桌的你》和《不再說分手》在川渝地區炒熱,《匆匆那年》正是看中江小白酒業在當地的影響力從而進行合作。在內容上,合作雙方已經不再將所有焦點都放在廣告植入和贊助上,而是通過更多的跨界合作開發影片在其他方面的價值。在川渝當地,電影同江小白酒業進行的互贏營銷 為影片節約了很大一部分地方的營銷投入,而電影又幫助江小白品牌鍍金,二者各取所需,相輔相成。影片除了看重江小白酒業“青春”“文藝”元素同自身定位相 吻合之外,更加倚重江小白酒業廣大的覆蓋面和強大的執行力。據了解,影片上映之初,10萬張電影海報在兩天之內覆蓋了重慶幾乎所有的餐館、超市,近千張樓宇廣告在各大小區和寫字樓安裝完畢,巨幅地鐵廣告也進入了地鐵站,戶外大牌更是第一時間出現在道路兩旁——江小白的執行能力可見一斑。
在低齡化和區域特色被逐漸看重的時代,電影行業不可能視而不見。重慶電影行業的一位制片人表示:“就《匆匆那年》在重慶本土的推廣來看,發掘年輕人 喜好,開挖互聯網宣傳渠道,與江小白酒業開展本土化營銷是電影在川渝地區獲得成功的三個因素,缺一不可,今后電影行業也應當朝著這個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