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高清无码爆乳系列

各個年代茅臺特征及收藏價值

收藏        分享時間:2016/11/26 17:45:21 瀏覽:41548人 來源:中國酒志網 上傳:WY小編

  各時期生產的茅臺酒,由于歷史背景,生產力水平,消費訴求等不同,最大程度從包裝上體現出來,通過這些細微變化,便可體察當時的社會狀況,可以說每一時期的茅臺酒,就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50年代茅臺酒

茅臺收藏

  背景——茅臺酒誕生

  解放前,在貴州茅臺鎮生產茅臺酒的主要有三家酒坊,他們分別是成義酒坊(華茅)、榮和酒坊(王茅)和恒興酒坊(賴茅)。1953年2月,政府把三家生廠茅臺酒的成義(華茅)、榮和(王茅)、恒興(賴茅)并購,并在此基礎上成立了現在的國營茅臺酒廠,酒廠成立后注冊了“貴州茅臺”這個嶄新的茅臺酒商標。

  “五星”與“飛天”商標

  國營茅臺酒廠成立后,1953年,茅臺酒廠開始注冊“貴州茅苔”牌商標(后改為“貴州茅臺”),并啟用工農攜手圖形,俗稱“工農牌”。從1953年起,茅臺開始外銷,并使用由紅色五星、齒輪和金色麥穗圖形組成的“金輪”商標,即現在所稱的“五星”商標(“五星”茅臺),酒標設計獨特、印刷精美,歷經半個多世紀,沿用至今。

  五星茅臺開始對外出口后,由于當時新中國處于國際反華勢力的重重包圍之中,“五星”商標圖案因被海外一些人視為“政治商標”,而受到不應有的歧視。為更有利于外銷,1958年,借用在西方社會影響很大的敦煌“飛天”形象,在外銷茅臺酒上使用“飛天”商標即“飛天”茅臺,內銷仍然使用“五星”茅臺不變。于是,便形成了“五星”茅臺用于內銷,“飛天”茅臺用于外銷的局面。

  但隨著近些年中國國力日益強大,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五星”商標自主走向國際市場的障礙完全不復存在,甚至有些國家點名要“五星”茅臺酒,而“飛天”茅臺酒也用于內銷。

  土陶瓶+軟木塞

  1956年以前,茅臺酒瓶一直使用仁懷當地生產的土陶瓷瓶,該種瓶身為手工拉胚,受限于當年技術水平,此種酒瓶燒制時采用上下兩部分對接工藝,所以在整個五十年代中期以前,凡茅臺酒廠黑釉陶瓶中部,均有雙截對接遺留痕跡,時代特征明顯。

  在1956年以前,茅臺酒封口為油紙扎塞在瓶口里邊,外用豬尿泡皮綁扎,再用封蓋紙封口,封蓋紙為篆書“貴州”二字。這種瓶子及包裝方式滲漏大,儲存難。

  到1956年,經過工藝改進,茅臺酒更換了封口,使用木塞,以更好地防漏。

  1958年以后,外銷茅臺開始使用白瓷瓶,而內銷茅臺繼續使用土陶瓶。土陶瓶和白瓷瓶都有缺點,土陶瓶造型不夠時尚,且酒瓶滲漏比較嚴重,而白瓷瓶成本較高。于是,到1966年內銷和外銷茅臺全部更換為造價低、不滲漏、造型美觀的白色玻璃瓶。

  白瓷瓶+紅飄帶

  對于外銷茅臺來說,1958年是個特殊年份。1958年8月,外銷茅臺商標“飛天”牌正式開始使用,并將酒的度數由55度降到53度和52度。

同在1958年,由于土陶瓶在對外銷售中外觀不美并且滲漏嚴重,外銷茅臺開始使用白瓷瓶作為包裝,瓶身在歷史上首次使用紅飄帶,上面刺繡有“中國貴州茅臺 酒”字樣,系于瓶首,此后,掛紅飄帶成為茅臺酒的重要標志,而內銷茅臺直到1992年才有紅飄帶。同時,還首先采用了透明塑料封口、紅色塑料蓋頂的軟木塞。此酒新穎的包裝一經推出,便在國際市場脫穎而出,備受海外消費者青睞。

  60年代茅臺酒

茅臺收藏

  年代背景——文化大革命

  60年代的中國,有重大自然災害和文化大革命的沖擊,也有原子彈和氫彈爆炸成功的振奮人心。這個年代,物資極度匱乏,茅臺在極度困難的環境中堅韌成長。這段特殊歲月也造就了茅臺酒的厚重與平衡,瓶里的每一滴酒,瓶體的每一個字,都是那個年代的真實記錄,承載著那個時代的使命與滄桑。

  內銷茅臺酒主要特征

  “三大革命”茅臺:從1966年起,內銷五星茅臺酒背標文字中出現“三大革命”,俗稱“三大革命”茅臺。“三大革命”茅臺是“文革”的產物,一直沿用到1982年。

  從土陶瓶到玻璃瓶:1966年以前,茅臺酒酒瓶一直使用貴州當地生產的陶瓷瓶,但燒紙這種瓶子成本較高,為了降低成本,從1966年開始,茅臺酒改為乳白 色玻璃瓶。玻璃瓶成本低、密封性好、不滲漏,以及在盡可能降低成本的同時,還可以擁有凈白的瓶身,兩全其美。1968年,內銷茅臺又出現過白瓷瓶,那是因為酒瓶庫存原因造成的現象。

  從繁體字到簡體字:1966年以前,內銷茅臺背標文字為繁體、豎排,而自1966年以后,背標文字改為橫排、簡體。

  從木塞到塑料螺旋蓋:1966年,茅臺酒廠接輕工廳通知,內銷茅臺的瓶蓋由木塞改為紅色塑料螺旋蓋。

  日期為藍色漢字:60年代茅臺酒的日期格式為藍色漢字。

  棉紙外包裝:60年代的內銷五星茅臺,外包裝為棉紙包裝,棉紙正面印有紅色“中國貴州茅臺酒”字樣以及生產日期。

  外銷茅臺酒主要特征

  “飛天牌”茅臺:從1960年到1966年,外銷茅臺商標仍然延續使用“飛天牌”。

  “葵花牌”茅臺:從1966年開始,外銷的“飛天牌”商標改成“葵花牌”商標。1966年“文革”開始后,茅臺原出口商標“飛天牌”因采用敦煌壁畫的飛天圖案,有“四舊”嫌疑被停用,經討論取而代之的是“葵花牌”茅臺,“葵花牌”商標一直使用至1975年。

  白瓷瓶到白色玻璃瓶:從1966年開始,根據有關部門通知,外銷茅臺酒瓶由白瓷瓶改為白色玻璃瓶。

  棉紙包裝到紙盒包裝:在1967年以前,外銷茅臺與內銷茅臺的包裝一樣,都用棉紙包裝,但1967年以后,外銷茅臺開始改為紙盒包裝。

  背標:60年代,外銷茅臺的背標文字為繁體中文加英文翻譯。

  帶紅色飄帶:60年代的外銷茅臺,開始帶紅色飄帶,飄帶上帶有“中國貴州茅臺酒”字樣,而內銷茅臺直到1992年才有紅色飄帶。茅臺酒瓶口的“紅色飄帶”實際上就是中國古代的酒旗的飄然化身。酒旗,亦稱酒望,酒簾,青旗等,是中國最為古老廣告形式。

  產量驟減

  新中國成立后,茅臺酒廠進入一個蓬勃發展時期,產量連年攀升。據查證,至1959年,茅臺酒廠年產量達到820噸。進入60年代,受國際社會封堵、國內動蕩等多重因素影響,茅臺酒廠年產量驟降,特別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和文革時期,茅臺酒廠的正常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產量更是一降再降。整個60年代,茅臺酒年產量基本保持在300噸左右。由于產量極少,因此現存于世的也極其稀少。

  醬瓶茅臺誕生

  茅臺酒一直保持著國酒至高的身份和地位,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充分肯定。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醬瓶茅臺作為“特供”酒開始出現,醬瓶茅臺酒在中國的對外交往、發展中起到了不可限量的作用。目前國內的藏酒界,已知并認同的五種帶色釉陶瓷瓶裝貴州茅臺酒為紫釉、黃釉、黃麻釉、黑黃釉、醬釉,他們統稱為“醬瓶”。無論是哪種釉色,均呈現出通體透亮,胎骨厚重的特點,瓶底收口露胎,是為陶瓷燒造中的上品。

  產品描述

  價格較高上世紀60年代的茅臺由于產量小,存世更少,市場價格較高。從近些年的拍賣會上的信息得知,一瓶保存比較完好的60年代茅臺酒,市場價一般在50萬元以上。而且根據這幾年各大拍賣會的信息顯示,60年代的茅臺酒拍品確實比較少。

  稀有程度超過其它時代據統計,上世紀60年代是建國后各個年代中,茅臺酒產量最小的一個年代。一般人認為上世紀50年代的茅臺酒由于時間更久遠,收藏價值要高于60年代的茅臺。但收藏專家認為,收藏品的價值不能只看年代,還要從珍稀程度來看。上世紀 50年代有大躍進,茅臺酒的產量比較高,而上世紀60年代經歷三年自然災害和文革,茅臺酒的產量要比上世紀50年代少很多,所以從珍稀度來看,上世紀60 年代的茅臺酒的價值其實更高。

  醬香突出,香而不絕上世紀60年代的茅臺酒,至今已有50年歷史,絕對是上品佳釀。每一滴酒都如黃金般珍貴,酒體醇厚,倒入杯中,酒香溢散,醬香突出,香而不絕。

  70年代茅臺

茅臺收藏

  時代背景——改革開放

  上世紀70年代是一個洪流激蕩的年代,文化大革命、恢復高考、改革開放、中美建交等一系列歷史大事相繼上演,改變了國家的命運和走向,茅臺也在時代的洪流中激流勇進,書寫了一部傳奇。上世紀70年代的茅臺酒的酒液、酒瓶、酒標、酒包裝,甚至歲月刻在酒瓶上的印記,無不映射著那個時代的特征和烙印,給經歷了那個時代的人濃重的懷舊氣息。即使沒有經歷那個時代,也能感受到那種厚重的力量。

  內銷茅臺酒主要特征

  三大革命茅臺:上世紀70年代,內銷五星茅臺酒背標文字中有“三大革命”,俗稱“三大革命”茅臺。“三大革命”茅臺自1967年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是“文革”的產物,一直沿用到1982年。

  乳白色玻璃瓶:上世紀70年代,內銷茅臺酒瓶使用白色玻璃瓶。自1966年7月起,茅臺酒的陶瓷瓶改為螺旋口的乳白色玻璃瓶,并一直沿用至70年代。

  棉紙外包裹:70年代的內銷茅臺用棉紙包裹酒瓶。

  外包裝改紙盒:1973年,茅臺酒包裝取消稻草裝箱,外包裝改木箱為紙箱,箱內填充物由稻草、果殼改為瓦楞紙,每箱數量由24瓶減為12瓶。

  日期格式:內銷茅臺酒瓶上的日期格式在70年代前期延續60年代初為藍色漢字,后期為藍色數字,兩種日期格式分界的時間在1975年3月到1977年10月之間。

  “白環酒”:茅臺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封口一般都采用鮮紅的賽璐璐皮子,但1978年后期卻采用暗紫紅色半透明的賽璐璐皮子。由于半透明瓶頸出現一圈白環,有人也稱之為“白環酒”。暗紫紅色半透明的賽璐璐皮子開始使用的時間約1978年10月左右,結束使用的時間在1980年五六月。

  外銷茅臺酒主要特征

  “葵花牌”茅臺:1970年到1975年,外銷茅臺使用 “葵花牌”商標,瓷瓶換成白色玻璃瓶,帶紙盒。1966年“文革”開始后,茅臺原出口商標“飛天牌”因采用敦煌壁畫的飛天圖案,有“四舊”嫌疑被停用,經 討論取而代之的是“葵花牌”茅臺。“葵花牌”面世后,一些國家和地區對“朵朵葵花向太陽”的紅色寓意不太接受,以至于影響了出口銷量,從1975年2月開 始,“葵花牌”全面換標又重新改為“飛天牌”。“葵花牌”只存在了幾年的時間,因存世量有限,如今備受追捧。

  大飛天:1975年到1979年,外銷茅臺商標從“葵花牌”換回“飛天牌”,帶紙盒,酒瓶是540毫升裝,俗稱“大飛天”。

  乳白色玻璃瓶:上世紀70年代,外銷茅臺酒瓶也開始使用白色玻璃瓶。自1966年7月起,茅臺酒的陶瓷瓶改為螺旋口的乳白色玻璃瓶,并一直沿用至70年代。

  紙殼包裝:與內銷茅臺的棉紙包裹不同,這一時期的外銷茅臺皆用紙殼包裝。

  彩印紙盒:1976年,外銷茅臺酒包裝瓶外皮紙取消,改用彩印紙盒,瓶口加掛吊牌,吊牌用圓形紅色飄帶系結。每箱24瓶裝的木箱改用紙箱12瓶裝,箱內不允許附帶任何紙物。

  “三大革命葵花”茅臺

  由于自1975年后,外銷茅臺不再用“葵花牌”標志,但原已印成的25.8萬張“葵花牌“商標無所用處。于是,1978年,經有關部門批準,這25.8萬張 原封存的葵花牌商標被用于內銷酒上,即正標為“葵花牌”,背貼為“三大革命”,這一批酒也被稱為“三大革命葵花”或“三大葵花”。“三大革命葵花”茅臺生產時間只在1978年,大約從年初至10月份左右,共25.8萬瓶,存世量有限,收藏價值極大。

  1978年特殊年份

  1978年是個特殊年份,國家層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改革開放的大幕在這一年正式拉開,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國家在復興的道路上闊步前進。而對于茅臺酒廠來說,1978年也是個特殊年份,茅臺酒的產量在這一年突破了1000噸大關,而且自1962年來首次扭虧為盈。茅臺酒廠也以此為契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因此,1978年的茅臺具有重要的歷史紀念意義。

  特點

  無假酒、存世少70年代的中國完全處于計劃經濟時代,糧食一直是中國的緊缺商品,糧食需要糧票購買,這一時期基本沒有假酒,況且就算造出假酒也無法在市場上銷售。而當時也沒有收藏觀念,一般人不會主動收藏茅臺。而且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大多數茅臺都已經被喝掉,留存下來的非常稀少。

  酒液發黃、聞香不刺鼻70年代的茅臺,至今已有40年歷史,酒的品質自不用多說,絕對稱的上是上等佳釀。留存至今的酒,顏色發黃,酒色稠重、晶瑩,就像一張舊報紙,顏色越黃,酒質越好。而且聞香不會刺鼻,酒香更加安靜。

  價格一般比較高70年代的茅臺由于存世少、酒質好,市場價格較高,從近些年的各大拍賣會上的信息估算,一瓶保存比較完好、品相好的70年代茅臺,市場價一般在20萬元以上。

  80年代茅臺

茅臺收藏

  年代背景——啟蒙復興的年代

  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堅冰被打破,萬事萬物都散發出蓬勃而生澀的活力,那是個激情流溢的年代,是理性回歸的年代,是啟蒙祛魅的年代,也是復興崛起的年代,茅臺緊跟時代步伐,自我革新,釀造出了一瓶瓶飄香世界的美酒。

  年代特點:80年代的茅臺酒,工藝傳統、品質優秀,存世極少,價格較高。

  專家觀點:華麗的包裝,優良的酒質,稀少的存世量,能集寵愛于一身的陳年白酒,也只有80年代的茅臺

  收藏心得:80年代的茅臺酒,每一瓶都是一部歲月沉淀下來的人生劇。

  價格指數:★★★★☆

  飲用品質:★★★★☆

  投資價值:★★★★★

  內銷系列主要特征

  1980年到1982年,酒瓶用白色玻璃瓶,背標文字中有“三大革命”,俗稱三大革命茅臺酒,外包裝也是棉紙;

  1983到1986年,更換了背標,外包裝依然用棉紙,這一階段的酒俗稱地方國營茅臺酒;

  1987年到1990年,酒瓶從540毫升換成了500毫升,背標也換成了新的,包裝從棉紙換成了紙盒,瓶蓋從塑料蓋變成了鐵蓋,這一時期的酒俗稱鐵蓋茅臺。

  外銷系列主要特征

  1980年到1984年,商標從“葵花牌”換回“飛天牌”,帶紙盒,酒瓶是540毫升裝,俗稱“大飛天”。

  1985年到1990年,酒瓶從540毫升到500毫升,俗稱“老飛天”。

  特點

  酒質優秀80年代出廠的茅臺酒,歷經歲月沉淀,已經異常香濃醇厚。打開之后,濃郁的酒香會混帶著歲月的氣息溢滿整個屋子,酒體微黃掛杯,有一些黏稠,味道卻愈發沉厚,帶著夕陽般的溫潤。

  存世極少80年代,正值改革開放之初,我國還處于計劃經濟時代,并初具市場經濟的萌芽。這一時期,茅臺的產量雖不斷提升,但十分有限,而且隨著不斷消耗,存世數量越來越少,已接近“屈指可數”的程度。

  價格差別大80年代的茅臺酒因為存世少,價格會根據種類、品相等因素差別很大,從數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

  拍賣明星在近幾年舉行的各大茅臺酒拍賣會上,80年代的茅臺酒最受追捧。因80年代的茅臺酒,造就工藝傳統、酒質優秀、紀念意義大、存量少等多重因素導致其成為拍賣會上的“明星”,每一場拍賣會成交率基本都保持在80%以上,成交率遠遠高于其它年代的茅臺酒。

  包裝精美國內白酒專家有個共識,判定某種白酒是否具有收藏價值,得看他是否滿足五大要素:一是度數,需50度以上;二是時間,存藏時間久遠;三是數量,現存的數量少;四是出身,出身名門;五是包裝,包裝既要體現精致工藝,又要體現酒類傳統文化。

  滿足前四點的老酒很多,但是只有八十年代設計的茅臺珍品的包裝獨具一格,其包裝設計在1986年獲得了亞洲包裝設計最高獎“亞洲之星”,這也是中國包裝行業首次參加的國際性評比。

  “茅臺1704”最為珍貴

  茅臺鎮最早的燒房之一“偈盛燒房”于1704年將其生產的酒正式定名為茅臺酒,因此1704便成了茅臺酒的歷史源頭。

  1986年,茅臺酒廠面向市場推出一系列高端酒。該系列中最早出現的是茅臺1704(即瓶標左下角寫有漢字“一七0四”,故得名茅臺1704)。之后是“陳年”茅臺(因將瓶標左下角漢字“一七0四”改為“陳年”二字而得名),最后是“珍品”茅臺(即用“珍品”二字取代之前的“陳年”二字)。這一系列酒杯統稱為“珍品”茅臺系列。其中以“茅臺1704”推出時間最早,紀念意義最大,面世僅一年之久,因此較為珍貴。

  珍品1704是茅臺酒廠在我國還實行計劃經濟時期推出的最高端的一款酒,以存放多年的陳年基酒勾兌。在珍品1704推出市場之后,茅臺酒廠就沒有再生產專供國宴或者國家領導人招待用的醬瓶茅臺酒。

  茅臺1704的目前的存世量估計在200瓶左右。在2012年香港西冷春季拍賣會上,一瓶品相極好的“茅臺1704”,以30萬元起拍,最終以80萬元成交。

  90年代茅臺

茅臺收藏

  年代背景——港澳回歸

  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風云際會,北京亞運、香港回歸、澳門回歸……一系列關系國家興旺與民族命運的歷史大事相繼上演,茅臺作為國家命運共同體之一,見證了這段波瀾壯闊的歲月,也成就了自己的發展奇跡。

  年代特點:這一時期的茅臺酒,至今已20年有余,歲月積淀更長,味道更加香濃醇厚,價格中等,而且大多運用傳統工藝,非常值得收藏。

  價格指數:★★★★

  飲用品質:★★★★

  投資價值:★★★★★

  專家觀點:90年代的茅臺無論是購買自己飲用還是收藏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收藏心得:茅臺是流淌著時代記憶的液體,收藏90年代茅臺就等于收藏了那個時代。上世紀90年代出廠的茅臺酒已經邁入茅臺陳年酒之列,已具備了茅臺老酒的獨特品質。這一時期出廠的茅臺酒,經過了這些年的陳放,醬香味濃郁,酒體也更加醇厚豐滿,飲用起來,更加順口,入口后更是回味悠長。

  特點

  價格中等90年代的茅臺酒價格要比“00年代”的稍貴些,目前,90年代初生產的53度飛天茅臺和五星茅臺市場價在一萬元上下。這個價格,對于社會中高層消費者來說,是可以接受的,無論是買來自己飲用還是用來收藏,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產量大但存世少進入90年代后,隨著計劃經濟的有效推進,茅臺酒在保證酒質的前提下,不斷提高產能,產量隨之大幅度提升。但同時,這一時期的酒消耗量也非常大,而且現在還在不斷消耗中,因此這個年代的酒存世并不太多,也處于喝一瓶少一瓶的緊缺狀態。

  升值空間大90年代的茅臺酒見證了中國那段波云詭異的歲月,由于其年代特點,未來增值潛力不容小覷,升值空間同樣非常值得期待。

  小提示

  90年代是茅臺大發展時期,同樣也是茅臺假酒最泛濫的時期,現在總結90年代出廠的53度飛天和五星茅臺的特征變遷情況,讓各位消費者在購買時能有所依據。

  53度五星茅臺

  1991年1月8日—1993年4月28日出產的特征如下:A、分別使用了食品小標簽和背標;B、背標未打印生產日期;C、食品小標簽上的生產日期、批號字體為藍色。

  1993年4月28日—1995年11月23日出產的特征如下:A、背標與食品小標簽印在同一張紙上,不再分別印刷;B、日期、批號字體為紅色。

  1996年5月15日以后出產的背標上的廠址中的“仁懷縣”改為“仁懷市”。1997年1月31日后,背標上原料一欄加“水”字。

  53度飛天茅臺

  1992年6月22日—1996年3月25日分別使用了背標和食品標簽。

  1996年3月25日起食品標簽停用,其上的內容打印于彩盒二層蓋上、字樣顏色為黑色,其上的批號、日期噴印在瓶口。

  自1996年7月16日起彩盒上的廠址中的“仁懷縣”改為“仁懷市”。

  商標1997年3月25日起改小2—3毫米,背標未變。

  另注:凡500ml裝茅臺酒其瓶蓋均于1996年8月19日以后改用意大利進口防盜瓶蓋,膠帽為透明無色。1998年1月1日啟用美國3M公司激光防偽于瓶口處。

  1991-1996年生產的茅臺,被統稱為“紅皮”茅臺,從1996年開始,茅臺酒頂蓋紅色封膜由紅色變為透明色,日期依舊為噴碼,為了和紅皮區分,故稱之為“白皮”茅臺。

  噴碼數字于1995年2月21日啟用,噴碼點狀清晰,用手擦不掉。

  00年代茅臺

茅臺收藏

  年代特點

  2000年—2009年這一時期的茅臺酒,既年輕活力、清麗無匹又有一定歲月積淀,初具老酒的品質,而且價格適中,升值潛力大。

  價格指數:★★★

  投資價值:★★★★★

  產品陳述

  價格適中相比起陳年茅臺酒動輒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價格,目前,2000年初生產的飛天茅臺和五星茅臺市場價在3000-6000元。因此這些“00年代”的茅臺酒,價格相對適中,易入手,作為大眾消費、投資和收藏,基本能接受。

  升值潛力大從收藏和投資的整個大環境來看,由于國內名酒的收藏起步較晚,整體價格仍較低,所以增值潛力大。加之通貨膨脹、股市低迷、房市打壓和投資品相對緊缺,茅臺酒收藏正處于上升階段。

上一篇:60年代茅臺特征 收藏價值幾何?
下一篇:我國名酒之首——國酒茅臺的藏酒文化

酒類百科內容(包括附圖)均由網友上傳,如有涉及侵權,請與客服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為保護原作者個人權益,未經允許,禁止商業復制、抓取本站內容;合理使用者,請注明來源d9s3buv.cn。
品牌酒廠
茅臺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
所在地區:貴州
所屬品牌:茅臺

最新精選
大家愛看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  


新浪微博

安卓客戶端

豫公網安備 41070202000428號